2024年09月05日
第02版:02

竞逐新赛道,低空经济蓄势“起飞”

(上接第一版)通过系列措施推进,引入龙头企业,延链补链强链,共促产业集群发展。

——管服协同支撑,三维立体搭建保障。我市将以服务管理为保障线,为推动沧州低空经济全面发展构建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4张网络,为支撑产业服务与管理提供抓手。通过完善地面起降基础设施网、建设低空服务增强设施网,实现地面与空域的资源共享。通过升级5G网络等构建高速低空通信网、运用北斗地基增强系统赋能低空导航、落实飞行报备机制加强低空飞行安全监视等举措,实现低空飞行器互联监管。通过汇集多维数据构建一体化数字低空底座、明晰权责规范低空飞行管理、构建沧州低空经济云算力支撑中台等措施,实现多条航线实时共存。通过打造升级多功能线上服务平台、规划建设沧州低空经济服务中心,为多部门监管、多主体服务提供统一窗口与平台。

与此同时,按照《规划》,我市将依托本地基础、结合低空经济核心产业发展特征,重点打造“一中心两基地”,以不同功能定位承载产业发展核心需求。

——发挥沧州高新区区位优势,吸引企业布局技术研发业务板块,谋划打造“沧州市低空经济技术创新中心”,集聚研发型人才,建立以科创为引领的平台体系,构建全市低空经济相关技术研发载体。

——依托中捷机场基础优势,以中捷通用航空产业园为主体,联动中东欧资源打造“沧州市低空经济核心产业基地”,定位整机、关键零部件的批量生产组装与测试,鼓励本地现有低空经济核心产业企业落地生产环节,同步面向产业链关联企业开展转型升级新建生产基地,谋划京津冀产业链协同发展,打造京津冀地区低空经济核心产业重要生产基地。

——围绕沧州航空职业学院打造“沧州市低空经济核心产业人才教育基地”,开设低空经济相关专业学科,同步构建校企合作中心、创业实训中心、科普教育中心,通过综合性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支撑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

长空万里,未来可期。相信随着《规划》一步步变为现实,我市低空经济必将加速“起飞”、奋力“腾飞”、振翅“高飞”,成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为沧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4-09-05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9689.html 1 竞逐新赛道,低空经济蓄势“起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