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金丽)8月21日,纪录片《寻燕记》摄制组来到沧州,寻访燕留城遗迹,为沧州燕留城文化研究打开了新视野。
据《寻燕记》编导杨小顺介绍,在拍摄过程中,他们发现《沧州日报》刊登了多期有关燕留城遗址之谜的报道,经多方联系,找到沧州日报记者,又通过记者联系到沧县燕留城文化爱好者刘之龙等。
这次拍摄,摄制组特意联系了河北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石磊。石磊正在保定市徐水区燕南长城遗址考古现场。沧州一行人首先来到徐水,向石磊请教燕文化相关方面的问题。石磊表示,燕国曾修筑两条长城,一是燕北长城,二是燕南长城。燕南长城不是燕国的国境线,而是防御线。它从古燕国西南开始修建,一直向东延伸,直至入海。现在,他们已经找到了燕南长城西南的起始点,但终点在哪里,考古界一直众说纷纭。石磊更倾向于燕南长城在沧州一带入海的观点。他说,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带兵救燕,打败了围攻燕国的山戎人。回程时,燕庄公送齐桓公进入齐国境内。齐桓公说:“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我不可以无理于燕。”于是,齐桓公分沟割燕庄公所至地给了燕国。后来,燕国在这里修建了燕留城。史书上有燕留城在沧州的记载。石磊说,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经济发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盐业兴旺,历史上有“渤海之煮”之称。燕留城的建立,客观上让燕国有了“渤海之煮”的渔盐之利。所以,他大胆推论,燕南长城很可能延伸到沧州一带入海,这样才能保护燕国的既得利益。
在得知沧州燕留城文化爱好者们猜想沧县杨官屯有可能是燕留城遗址后,石磊说,杨官屯是不是燕留城遗址,还有待进一步考古发现。但杨官屯确有一座古城,可能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中邑城。
随后,《寻燕记》摄制组来到沧州,采访燕留城文化爱好者,并来到沧县杨官屯一带,寻访民间传说的盟台遗址、燕留城遗址等。
据悉,《寻燕记》共分5集,记录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发展历程和重大历史事件,探寻燕文化的根系和流脉。《寻燕记》摄制组拍摄的《造物者》《中山国》等多部纪录片,曾在央视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