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晓卉 本报通讯员 于雪金
“我们将坚定不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按照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市委十届九次全会部署要求,完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机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落地落实,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近日,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以健全污染防治机制、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监管、深化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四个方面为抓手,改革创新,实干攻坚,奋力开创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
张伟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持续完善大气污染治理机制,坚持以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持续加强全域控尘、移动源监管和工业企业深度治理。深化水污染系统防治,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强重点河流巡查监管,持续推进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持续深化土壤污染防治与风险管控,强化地下水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
张伟表示,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聚焦石化、垃圾发电、铸造、钢铁等重点行业,提升企业环保绩效水平,推动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应用,深化排污权交易改革,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张伟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监管,优化调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更好地服务项目落地。按照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功能定位,进一步抓好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积极创建美丽海湾、“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张伟表示,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实施生态环境信息化工程,推进生态环境领域信息化平台建设管理和数据应用,优化生态环境领域智能化监管平台功能。推进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优化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强化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