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8日
第02版:02

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访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刘俊义

本报记者 刘 杰 本报通讯员 庞玉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十届九次全会紧密结合河北实际、沧州实际,对深化农业农村领域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深入学习领会,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日前,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刘俊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持续推动沧州‘三农’领域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着力深化农村改革。”刘俊义说,市农业农村局将积极稳妥抓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深化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实施土地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按照保障居住、管住乱建、盘活闲置要求,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深入推进吴桥县、任丘市省级试点示范创建工作,探索住宅盘活利用有效方式。加强县级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刘俊义说,市农业农村局紧紧扭住四项重点工作,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四项重点工作包括:以建设“全国领先的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区”为目标,加大盐碱地改造提升力度,扎实推进旱碱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全力推动高品质蔬菜基地、加工园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强化产销对接和品牌宣传,扩大“沧州时蔬”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我市高品质蔬菜产品竞争力;依托鲜梨、肉鸭、特色水产品等优势产业,实施“强龙行动”,重点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推进产业升级。依托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区建设,围绕58个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和238个市级和美乡村示范村创建计划,按照分级打造、突出特色的原则,逐步打造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

刘俊义说,市农业农村局将牢牢守住“两条底线”。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深入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93亿斤以上。二是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坚持系统监测与排查走访相结合、识别纳入与帮扶救助相结合,健全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坚持因户施策、一户一策,及时消除风险隐患,防止出现致贫返贫现象。

2024-09-08 ——访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刘俊义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9910.html 1 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