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林 晖 徐 壮 王 鹏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基础在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在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
风好扬帆,奋楫争先。新时代教育事业在改革发展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高瞻远瞩 谋篇布局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秋高气爽的时节,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的学子们又迎来充满希望的新学期。
学校展厅里,一张张老照片向学生们展示着百年前的珍贵瞬间:山河破碎,一师的教育工作者依旧坚持“三育并重”“身心并完”的办学理念,让学生们参加体育锻炼、义务劳动、野外演习、社会实践,全面发展、救国图存。
2024年3月,绵绵春雨中,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调研,一席话语重心长:“在我们国家积贫积弱的年代,当时一批爱国者就觉得中国要强大就要办教育。”
“现在,世界又处于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当代青年学子正当其时。在这个时候,我们更有责任共同把教育办好、把学生培养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培养一批批栋梁之材。”
岁月奔涌,山河巨变,中华民族重教尚学的传统绵延不绝,中国共产党人尊师重教的情怀一脉相承。
2002年教师节前一天,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到集美大学慰问,并与教师代表座谈。座谈会结束后,习近平特意看望了20多年前在清华大学时的老师刘翠琴。
当时,刘翠琴夫妇住在集美大学航海学院教工宿舍楼的4层。习近平拾级而上,一进门,就献上花篮,丝带上写着:“祝老师节日快乐!”
“谢谢您,谢谢您当年的教育和培养。”习近平紧紧握住刘翠琴的手说。听到这句话,刘老师和在场的人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