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大早,青县上伍乡小许庄村党支部书记苗风国就和工人在大棚里忙活起来。他先是选取适量的有机肥料、农作物秸秆等配料配制培养基,然后将菌种均匀地撒在上面,最后再覆盖上一层湿润的土壤。忙完后,苗风国拍了拍手上的土,走到自动控温设备前,看了看上面显示的温度和湿度。“我想好了,等大球盖菇试种成功,就在村里推行大棚‘菌菜’轮作种植模式,让大伙儿都能受益。”苗风国说。
苗风国的信心源于去年羊肚菌的试种成功。小许庄村有3000多亩耕地,村民多以种植大田作物和蔬菜为主。苗风国和村“两委”多次召开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商议,在村里搞特色种植。针对此,他们组织村民代表外出考察学习,了解到种植羊肚菌不仅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为村里的闲散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于是决定由村党支部带头,按照“先试点、后拓展”的发展思路,在村里推行“食用菌+蔬菜”轮种模式,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想法有了,如何落地?种植羊肚菌的成本高、风险大,一亩地的成本就超过1万元,对于普通农户来说是笔不小的支出。苗风国决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22年底,他多方筹集资金,从村里流转了50亩土地,先后建起8个暖棚。翻地、配制培养基……一切准备就绪,苗风国开始试种羊肚菌。“种好羊肚菌靠的就是‘细’,特别是管护刚长出来的幼菇,要求格外细心……”那段时间,苗风国没事儿就往大棚里跑,精心呵护这些羊肚菌。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3月,羊肚菌喜获丰收。更让苗风国高兴的是,之前联系的四川成都一家收购羊肚菌的企业,一听说羊肚菌收获了,马上派来工作人员,以每公斤90元的价格全部收走。“8个大棚一共收获了1.2万余公斤,除去成本,净收益在20多万元。而且种植期间,我还为十多个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既不耽误他们照顾家庭,还让他们挣到钱,一举两得。”苗风国高兴地说。
趁着试种成功的“热乎劲儿”,苗风国决定再增加一些食用菌的种植品种。他多方考察得知,大球盖菇具有生长周期短、产出周期长、产量高等特点,市场前景不错。于是,他拿出6个暖棚来试种大球盖菇。
走出大棚,苗风国来到刚刚建成的生产加工厂房。“这是我新建的羊肚菌加工车间,里面有育种实验室、冷库、加工设备等。我计划以后把食用菌种植本土化,打造集育种、种植、加工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让老百姓的腰包变得更鼓、日子过得更好。”苗风国满怀憧憬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