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洪丽 本报通讯员 田志锋 王琳
秋风万里洗长空,游人如织兴正浓。金秋时节,泊头市运河贡梨公园内一片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运河贡梨公园坐落于泊头市文庙镇东尹庄村,紧邻京杭大运河。在这里,运河水滔滔北去,运河文化与梨文化相依相融,形成了富有本地特色的乡土文化。漫步公园,御码头上遗留着古代君王的足迹,大运河景观标志碑见证岁月的沧桑,浮雕墙把乾隆御梨、总督梨、将军梨的故事封存在时光中,十二御碑廊彰显文化底蕴,化城寺遗址记录历史印迹,百草园医药墙延续沧州医药文脉……
美丽的运河贡梨公园不仅为附近的村民提供了游玩的好去处,更吸引着周边地区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走在园中,行过格桑花海,触碰百年梨树,游人们一边欣赏公园清新秀丽的风光,一边感受梨文化悠久的历史韵味。
在运河贡梨公园的东南角,一座古香古色的梨文化博物馆格外醒目。中国梨事、泊头梨史、华夏梨韵、百变鸭梨四个展厅,带人们了解泊头梨发展的前世今生。
泊头是我国古老的梨产区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泊头就已经有了梨的栽培。漫长的光阴,厚重了它的历史,也丰富了它的文化。泊头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天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保证了梨树花粉传播、生长发育等各个环节的需要。再加上泊头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土质优越,便于灌溉,也让梨果格外清甜多汁,泊头梨一度成为御用贡梨。梨好吃,梨花更美。每年的4月中旬是观赏梨花的最佳时节。这时,四方游客就会聚集泊头赏花、踏春。
如今,泊头市梨树种植面积25万亩,居全国第一,主要种植品种有鸭梨、黄冠梨、秋月梨等,年产值12亿元。2021年,依托卓越的品质,泊头鸭梨被列入全国最受市场欢迎果品区域公共品牌百强。现在,鸭梨已经成了泊头的一张特色名片,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同时,泊头梨还远销国外,在38个国家和地区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去年,泊头梨出口量达8万吨,占到了全国鲜梨出口份额的20%,创汇近8800万美元。现在的泊头,更是已经形成“全年出口忙、四季不断档”的繁荣景象。
身后一脉运河水,眼前一片梨树林。泊头“梨香”,不仅牵住了本地人的乡愁,还化身泊头梨文化“宣传大使”,在地方党委、政府厚植培养下,“带动”群众真正知运河、乐运河、爱运河,同时“以河兴梨,以梨兴游”,带动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升着人民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