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欧双方就电动汽车反补贴案进行密集磋商。然而,欧盟委员会不仅继续执意裁决高额反补贴税率,还拒绝了中方业界提出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未展现出解决问题的政治意愿。对此,欧洲政商学界人士忧心忡忡,呼吁欧委会响应各方呼声,倾听各界诉求,通过对话磋商妥善解决中欧经贸分歧。
刚刚结束对中国访问的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重申,西班牙坚定支持自由贸易,呼吁在世贸组织多边框架内进行对话寻求解决方案。他说:“我们要发展经贸关系,避免贸易战,因为这对全球都没有好处。”桑切斯认为,欧盟应重新审慎考虑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的决定,欧中之间共同点远大于分歧,应继续加强合作。
德国政府发言人斯特芬·黑贝施特赖特对西班牙首相的表态表示认同,称“这是我们共同的方向”。德国总理朔尔茨也多次对欧盟决定表示强烈反对,呼吁欧盟放弃征收额外关税的计划。他说,德国不会对外国公司关闭市场,因为不希望本国公司在国外市场受到同样对待。
德国联邦数字化和交通部长福尔克·维辛此前警告,贸易战将反噬欧洲和德国企业。提高竞争力应通过更加开放的市场,而不是通过贸易战和割裂市场。
英国和挪威不是欧盟成员国,他们明确表示不会盲目跟随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英国商业和贸易大臣乔纳森·雷诺兹表示,英国不会效仿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挪威是目前欧洲新能源车销售占比最高的国家之一。挪威首相斯特勒表示,任何国家都不应该征收此类关税,加征关税最终只会两败俱伤。他强调,挪威不想给本国消费者增加负担,消费者有权购买自己心仪的汽车。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署前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决定是错误的。“中国实现了过去十年所有欧盟领导人所呼吁的快速向绿色交通转型。”他认为,欧洲应为在电动汽车市场领先的中国车企“铺上红毯”,邀请这些企业到欧洲投资,为欧洲市场带来一场“双赢的绿色竞争”,而保护主义是双输的。
荷兰电动汽车新闻网站EVXL创始人哈耶·克斯特洛说,虽然欧盟试图通过设置贸易壁垒将中国汽车排除在外,但西方知名汽车制造商正日益加强与中国市场的联系。这凸显了合作与创新对快速发展的电动汽车行业的重要性。欧洲与中国的合作不仅有利于参与企业,而且能加速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普及,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向更加可持续的未来迈进。
据新华社布鲁塞尔9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