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晓卉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市委十届九次全会部署要求,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近日,沧县县委书记杨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沧县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奋力开创现代化经济强县、美丽沧县新局面,争做沧州向东发展、沿海经济强市建设排头兵。
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杨猛表示,沧县将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做好时尚服装服饰、药包材等产业发展规划,邀请“百家院校进沧县”,实行领跑者“培育、牵手、拓展”行动,打造更多龙头企业、智能工厂,巩固省级科技创新能力A类县成果。积极融入京津冀产业链和大市场,办好河北时装周、红枣产业博览会,打造向海发展、向海图强增长极。推动远景动力10月份投产,加快“芯安”等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建设,争创全省首批“绿电直供模式试点”,构建“风光火核储氢”多能互补供应格局,逐步打造在全省具有较高辨识度的产业地标。
聚焦扩大投资促进消费,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杨猛表示,沧县将健全“十大产业项目”机制,全员全领域全力以赴抓招商,发挥24个商协会和120名招商大使作用,围绕远景等“链主”企业继续开展产业链招商,落地更多在京央企二、三级子公司及创新业务板块;加快推进红星美凯龙爱琴海、新能源汽车中心、农批市场等项目建设,拓展吸引京津消费群体的场景;扎实开展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发挥数字工商联平台作用,完善规上和拟培规企业县级领导挂牌帮扶机制,做优“三版企业家直通车”,持续打造“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优质营商环境。
聚焦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在服务融入主城区中不断发展壮大自己。杨猛表示,沧县将围绕做好“产、城、人”文章,加快把沧东开发区发展成为石衡沧港经济走廊战略节点、功能设施配套完善的产业新城;扎实推进城市更新,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都市工业”,有序推动高铁新区特色化发展;统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科学做好铁狮子健康监测,建好大运河国家步道沧县段,办好“大运河畔·沧县过节”系列活动,助力沧州建设“中国大运河非遗之城”;推进乡村振兴十大项目,开发利用好74.7万亩盐碱耕地,推广壮大集体经济10种模式,做强金丝小枣、傅圈桃、黄羽肉鸡等农产品品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水平,打造更多和美乡村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