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4日
第06版:06

胡宗权:

建起孝老食堂 发展火锅经济

青县流河镇人和镇村,坐落在运河边,白墙灰瓦,花树灿烂,颇有江南秀美之风。村里最气派的地方,一是孝老食堂,一是水上火锅城。它们分别代表孝老文化和美食文化,犹如两翼,带着这个村走向乡村振兴。

胡宗权从村中走来,身材魁梧,一脸坚毅。他1990年入伍,1993年复员,1997年当选村委会主任,2018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尽管退伍多年,他依然保持着军人作风:认准的事,困难再大,也坚持到底。

时光回到2016年。当时,农村一场白事办下来,要花四五万元,村民负担沉重。可这是多年的习俗,谁也不敢破例。胡宗权说:“这是陋俗,必须改!”

他带领村“两委”提前谋划,成立移风易俗理事会,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置办了从灵棚到白烛等一应物品。人手不够,他就动员村民参加。

一位老人深夜去世。得到消息后,胡宗权一声令下,理事会成员带着一应物资,深夜就位,搭灵棚、扯孝、建临时厨房……子女至亲穿孝服,吊唁的人戴白花;取消宴席,饭菜是一荤一素两个菜;帮厨的人穿白大褂、戴卫生帽,干净卫生……

丧礼办得既节俭文明又排场体面。办完白事,能继续使用的物品,全都交回理事会,连穿过的孝衣都洗得干干净净,留待以后再用。移风易俗的“当头炮”就这样打响了。通过移风易俗,人和镇村还锻炼出一支特别能战斗、肯奉献的志愿者队伍。在之后的各项工作中,这支志愿者队伍发挥了大作用。

2019年冬,胡宗权发现了独居老人吃饭凑合的现象。他是出了名的孝子,最看不得老人过不好。他马上召集村“两委”研究,决定创办孝老食堂,为14位独居老人“养老”。

2020年12月10日,孝老食堂办起来了。村“两委”和义工们排班轮流做饭,为独居老人免费提供一日三餐。村民们既欢迎又感动,很多人纷纷捐款。人和镇村的风气也因此越来越好,人心越聚越齐。

一些村主动来学习、“取经”,政府部门也因势利导,孝老食堂在青县农村遍地开花。不久,沧州各县(市、区)推广孝老食堂的做法,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从中受益。“孝老食堂要良性运转,不能光靠捐款,村集体有实力才是关键。”胡宗权说,村民虽然生活富足,但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

人和镇村是流河火锅鸡的发源地,很多村民走南闯北,把火锅鸡做到了全国各地。胡宗权和村“两委”决定,围绕火锅鸡,打造一座水上火锅城。

2023年9月,人和镇村的水上火锅城建起来了。火锅城采用村民入股、集体经营的运营模式。建设之初,项目资金缺口大。村民们拿出做义工的精神,自己动手,会打桩的打桩,会木工活儿的干木工活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最终,他们硬是以低于市场价一半的费用,建起了水上火锅城。胡宗权特别感动,他宣布,义工服务也能折合股金入股。如今,水上火锅城的生意越来越好,还创出了自己的品牌。

青县文联原主席韩雪多次到人和镇村采风。胡宗权感到,乡村要有大发展,必须依靠文化的力量。他聘请韩雪担任村文化顾问,请他参与到村庄发展规划中。韩雪为村庄发展出了不少金点子,帮助村里挖掘出码头文化、红色文化等十大文化,还由此创作了不少文艺节目。如今,每逢周末,这些节目就会在水上火锅城大舞台上演出。

对于未来,胡宗权还有很多规划:通过火锅鸡产业做强村集体经济、打造运河美食民宿游、筹建运河河北段近代军事史料展陈馆暨人和镇村史馆……为了美好的明天,他和村民们正在努力奋斗中。

2024-09-24 胡宗权: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41161.html 1 建起孝老食堂 发展火锅经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