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蓝的天空下,金灿灿的稻田像一幅油画。风吹稻浪,阵阵稻香扑鼻……若你憧憬这样的田园美景,不用舟车劳顿赶往外地,到位于沧县兴济镇的南堤村,不仅能观赏成方连片的稻田,还能抓河蟹、品美食。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南堤村的沧县春润农业专业合作社时,看到水沟旁正有游客在抓河蟹。
只见市民张女士一家认真地在水沟边寻找,一发现螃蟹,就迅速拿网扣了过去。
“前两年,我们一家人来这里玩儿过,孩子特别高兴。这不,听说今年又能抓螃蟹了,我们赶紧抽出时间过来玩儿。这儿的稻田太养眼了,还伴有鸟鸣,就像湿地公园一样。”张女士笑着说。
“没错,大伙儿都管这儿叫湿地公园。白鹭、白鹤等鸟类,是我们这儿的常客。”南堤村党支部书记、春润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袁振强当起了“临时导游”,自豪地介绍。
他说,南堤村临近河渠,周边水资源丰富,村里有大小坑塘38个。近年来,村“两委”专门组织清淤,让坑塘同河渠相连,打造出了旱能浇、涝能排的“蓄水库”。
有了这些水资源,南堤村“两委”成立合作社,陆续盘活村里的涝洼地,种上了水稻,并在稻田里撒上了螃蟹苗。这种稻蟹共生的生态种养模式,能实现一地双收。稻香蟹肥,南堤村吸引了不少城里人前来游玩儿。良好的生态环境,还让这里成了珍稀鸟类的家园。每到节假日,不少摄影爱好者专程来此地拍鸟。
越来越旺的人气,成了合作社发展休闲农业的动力。
为给游客提供更多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合作社不仅在坑塘里栽种荷花、在道路旁植树种花,还发展了占地百亩的枣园,种植冬枣、马奶枣等。
合作社还专门打造了一片露营地,建设了木房子,用秸秆捆扎出卡通造型。
“我们还建了小动物之家。孩子们来了,可以和兔子、小羊等动物互动。”袁振强说。
在将田园变公园的同时,合作社还注重传承农耕文明。
近代农业、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水利对耕作栽培模式的影响……在稻田边的休闲长廊里,图文并茂的展牌让人耳目一新。畅游长廊,人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农耕文化。
在合作社的办公楼里,一楼大厅的展柜中摆放着不少透明的罐子。罐子里,装着玉米、黄豆等农作物的种子。
“这些不是普通的种子,是一些老品种的种子。我们用多年时间搜集到40多个老品种的种子,在发展特色种植之余,特意在这儿打造了一个‘老种子博物馆’。”袁振强说,“我们搜集、保护老品种的种子,不仅想将这些老品种承载的优秀基因延续下去,也想让更多人懂得粮食的珍贵,珍惜每一粒粮食。”
为了让这些老品种被更多人知晓,南堤村“两委”还成立了沧州春润发食品有限公司,在自己种、自己收的基础上坚持自己搞深加工。目前,公司已经生产出旱碱麦面粉、大米、鸡跳脚玉米粉及旱碱麦馒头、速食鸡跳脚玉米粥、旱碱麦挂面等多种特色农产品。
现如今,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健康农产品生产基地。
“来到我们这儿,人们还可以野炊,由我们提供炊具。大伙儿可以烤玉米、炖鱼,也可以烧烤,不仅玩得开心,也能吃得高兴。欢迎‘十一’过来玩!”袁振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