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智力 本报通讯员 邢雨龙
10月1日早上8时30分,在沧州市博物馆内,解说员郭文丽戴上了麦克风,准备就绪。“各位观众,您现在看到的是‘北朝青釉堆贴花龙柄壶’,这件文物属于国家一级文物,造型源自萨珊王朝金银器,是河北为数不多的青瓷珍品……”郭文丽耐心细致的讲解,让大家对沧州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郭文丽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沧州姑娘,从事解说员工作已有10年。对于沧州市博物馆里各种文物的历史,她早已了然于胸。她清脆响亮的声音、条理分明的讲解也常常获得游客的好评。为了做好假日期间文物讲解工作,早在节日前郭文丽就着手做准备。她反复修改和补充解说词,确保游客听得懂、乐于听。
沧州市博物馆内,同她一样在节日期间仍坚守岗位的还有11名讲解员和120余名工作人员。他们尽己所能为游客呈现沧州悠久的历史文化,让市内外游客不虚此行。
“只要拿起麦克风,站在游客面前,我们永远都是精神饱满的状态。”郭文丽说,我们愿意为宣传家乡文化出一份力,让更多人了解沧州、爱上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