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佳芳 本报通讯员 张景兴
10月2日清晨6时许,天刚放亮,48岁的南大港候鸟栖息地巡护员沈明俊已经穿戴整齐,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习惯性地将记录本揣在怀里,拿起望远镜去探寻鸟儿的身影。沈明俊是远近闻名的候鸟“守护卫士”,大伙儿称他为“鸟叔”。
沈明俊每天要沿着水岸,观察监测鸟儿们的栖息情况,并把发现的鸟的数量和行为特征记录下来。保护区为他配备了电动三轮车,但有的路线还是需要步行,他手机里的计步器记录他每天走路几乎没低于过2万步。
巡逻路上,沈明俊不仅要时刻关注鸟的变化,还要注意查看保护区内各种设施的状况。此外,他还要将发现的零星垃圾捡拾起来,运到保护区的垃圾集中存放点。“眼瞅着湿地保护得越来越好,喜欢来这安家的鸟儿越来越多,尤其是现在南大港候鸟栖息地又被列入了世界自然遗产,我们的干劲更足了。”沈明俊说。
据了解,南大港湿地设置了10处保护站点,共有20名巡护员守护着这片“候鸟天堂”。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护鸟队伍,“鸟叔”群体正在持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