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伟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做好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更是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前进不能停滞,只能积极作为不能被动应对,更需要不断加强改进、创新发展。当前,世界正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正处在伟大变革的转型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正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一是信息化的挑战。随着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新技术浪潮正把人类带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带来的网络化、虚拟化和数字化正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逐步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二是知识化的挑战。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正将人类带入知识经济时代。
三是心理化的挑战。社会和经济的多元化、立体化发展,给人的心理震撼愈来愈大,工作和生活的紧张和松弛、压力与成就,都使人的心理变得复杂、脆弱和难以琢磨。一句话,人们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世界的复杂和需求品位的升华,都需要健康心理来支撑。
所有这些都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过去那种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单一、方法单调等极不适应时代要求的现象,以创新精神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1.观念意识创新,做学习型人才。任何领域的任何跨越,都必须有崭新的、有创意的观念作前导。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一是要树立“阵地意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牢牢地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二是要树立“科学意识”。要始终把研究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思想、人的观念和人的发展放在工作首位,使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由“专门型人才”转化成“复合型人才”,做到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系统化。三是要树立“层次意识”。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局限于部分骨干成员,要面向每一位员工,针对人们文化水平、思想意识、年龄阶段等不同层次,分层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四是要树立“整体意识”。动员各级各类干部共同参与,真正做到由党组织系统独家做变为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全员参与。
2.工作思路创新,大兴调研之风。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大兴调研之风,通过调研出思路、出对策、出成果,通过调研开拓视野、形成科学的认识。对于有创新的调研成果,要敢于在实践中检验,并不断总结、改进和推广。
3.工作方法创新,由静态管理转向动态管理。首先,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整体工作的发展过程始终。在工作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的思想认识会发生变化,要因势利导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其次,每个人具有不同的家庭、社会背景,处于多种不同的角色压力之下,会产生不同的思想问题。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扣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始终贴近大多数职工的切身利益”,选择最佳的时机来做思想工作,做到“超前引导、同步开导、善后疏导”,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切合实际,更有效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建设发展。
4.工作形式创新,多种载体寓教于乐。凡是能够准确、有效地表现思想政治工作目的和内容的有效手段、形式,都可以大胆借鉴使用。一是根据形势发展的变化,对现有载体如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平台、内部刊物和各种会议加以改进,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转变、从我讲你听(看)向共同参与转变,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行带人、以实帮人,创造文化环境和新风尚,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寓教于乐。二是从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出发,针对不同的思想工作实际,创造新的形式,对症下药,从根源上解决思想矛盾。三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技含量,大胆借鉴和吸收现代化科技成果和最新的管理方法。比如,通过网络技术,不仅可以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调研网络和信息网络,加强对职工思想动态分析,还可以通过研究“网民”的特点,加大引导和管理的力度,进一步增强网上宣传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5.工作机制创新,确保取得实效。思想政治工作要创新,必须要有高效的工作机制作保证,应当通过规章制度、工作计划,纳入各个部门、各个层次、各项工作之中,实施目标管理、标准化管理、程序化管理,坚持考核务实,既要看工作,更要重实效,逐步完善领导重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政工机构健全、队伍素质高和绩效评估、考核到位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作者单位:沧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