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 洋 本报通讯员 史飞飞 章晨雨 摄影报道
昨天上午11点,在位于运河区公园街道办事处配件北路社区的“福缘邻街巷”餐厅门前,餐厅负责人武恩龙热情地迎接着陆续来就餐的老人们。“冯姨,快到重阳节了,我们今天专门为大家做了小蛋糕”“张大爷,今天有您爱吃的鱼香肉丝,一会儿多盛点”……武恩龙热情地跟大家打着招呼。
看到今年91岁的徐凤玲老人被女儿用轮椅推着前来就餐,武恩龙赶忙上前帮忙。
今年49岁的武恩龙是配件北路社区居民,之前做建筑生意,平时十分热衷公益活动。
近两年,武恩龙在社区做公益时发现,配件北路社区是运河区的老社区,社区里老人多,其中不少是空巢、留守、高龄老人。对这些老人来说,日常用餐是个大问题。
“一些子女因为工作忙碌等原因,不在老人身边。有的老人一天就吃两顿饭,饭食质量得不到保障。”于是,武恩龙找到了社区负责人,表达了想为老人们开一间助老食堂的心愿。
在运河区民政局、公园街道办事处和配件北路社区的大力支持下,今年7月,武恩龙租了一间门市,开了一家名为“福缘邻街巷”的社区餐厅,同时挂上“助老餐厅”的牌子,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优惠的餐饮服务。
为了让老人吃好,武恩龙专门聘请了一位曾在北京某四星级酒店工作过的厨师担任食堂主厨。他在挑选餐厅服务人员时,除了要求对方讲卫生勤快外,还要有爱心和责任心。
在用餐价格方面,武恩龙规定:凡是65岁至85岁的社区老人,每餐只需要支付10.8元,而85岁以上的社区老人,可以免费用餐。
记者在食堂内看到,160平方米的大厅宽敞明亮,里面有不到30张餐桌,可容纳100多人同时就餐。顾客用餐采用自助形式,有20多种热菜和10多种凉菜可供选择。
徐凤玲老人的女儿关福琴说,餐厅里面菜品很多,老人可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每次都吃得非常好。
中午来餐厅用餐的老人比较多,平均每天有100多位。除了配件北路社区的老人,其他一些社区的老人如果来这里用餐,武恩龙也会按照配件北路社区老人的标准进行收费。
为了服务社区老人,餐厅运营以来,始终处于赔钱状态。有一些朋友曾问武恩龙:开饭店不挣钱图个啥?这样你还能坚持多久?“只要能为老人们服务,我就会坚持。”武恩龙说。
不过朋友们的话也为武恩龙提了个醒。为了保障餐厅长久运营,武恩龙目前也在积极扩展餐饮业务,打算为一些企业提供外卖服务,用这部分收入支持餐厅运营,继续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用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