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3日
第03版:03

盐山县兴博家庭农场

流转土地种“金豆” 集体农户双增收

工人驾驶农机收获花生。

盐山县烟草专卖局的志愿者帮助工人将打包好的花生装车。 张金元 王禄健 摄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董艳玲

近日,在盐山县圣佛镇,兴博家庭农场的花生地里,沾着新鲜泥土的花生堆满地头。

“今年,我们农场与万鼎家庭农场合作,在圣佛镇的4个村庄流转了2000余亩土地种植花生。由于管理得当,每亩地收获了350多公斤花生。”喜获丰收,兴博家庭农场负责人张卫东十分高兴。

圣佛镇的不少农田都是沙土地,正适合种植花生。为盘活闲置土地,实现农业生产效益与农民收益、村集体收益的最大化,今年,在圣佛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张卫东积极与花生种植能手对接,邀请他们来圣佛镇一起流转土地,发展花生种植产业。

耕作面积有了规模,让花生种植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为了提高播种精度,农场特意在播种机上安装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花生管理期,农场使用无人机喷洒药剂,既方便又高效。不仅如此,为了能在天气干旱时及时为花生“解渴”,农场还在花生地里铺设了滴灌设施,这种灌溉方式既节水又省工。

“我们种的是‘小金豆’花生,收了花生后卖给商家做炒货。由于地好、水好,再加上管理得当,所以产出的花生品质好,特别受客商欢迎。今年,每亩地能收入2600余元。”张卫东说。

一个个饱满的小花生,不仅让农场增收,还让周边村庄的村民获益。把土地流转给农场的村民,每亩地可收入950元流转费。这些村民有了时间和精力,还能外出打工赚一份钱。4个村的村“两委”班子帮助农场协调各项事宜,能获得每亩地50元的服务费,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农场要把花生种好,需要大量雇工。附近的村民利用闲暇时间到农场打工,每人每天能挣100多元。

“花生虽小,带动效应却不小。明年,我们还想打造出规模更大的花生种植基地,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增收。”张卫东说。

2024-10-13 盐山县兴博家庭农场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42894.html 1 流转土地种“金豆” 集体农户双增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