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杰 通讯员付秀智)今年1至9月,黄骅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6348.35万吨,同比增长6.87%。
据悉,黄骅港围绕“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定位,成功开通黄骅港综合港区、散货港区液化危险品重载船舶夜航;黄骅港综合港区、散货港区20万吨级航道已投产泊位,规范内船舶夜航限制全部放开,实现365天24小时通航,极大提高了航道和泊位的利用率,使港区航运更高效、快捷。
为进一步发挥能源运输大通道作用,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了煤炭港口全流程自动化作业和设备协同作业系统,不断提升港口设备运行智能化和稳定性水平,较传统煤港工艺整体效率提升10%左右,月度煤炭下水量四次打破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黄骅港相关单位全力推进物流产业发展,“黄骅港—莫斯科”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开行,海铁联运新模式打通了黄骅港陆海物流新通道,“多向延伸、海陆互联”的空间布局扩大了黄骅港的对外开放、完善了国际贸易通道,加强了与欧洲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