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6日
第04版:04

而今迈步从头越

——写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之际

1934年10月16日至19日,一支8.6万人的红色大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跨过赣南于都河,开启伟大的远征。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出发一个月后,红二十五军离开大别山;第二年3月,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11月,红二、六军团(后组成红二方面军)撤离湘西,先后开始战略转移。

两年后,4支九死一生的红军队伍,最终汇聚黄土高原,汇聚抗日救亡前线。这场伟大的远征,有一个不朽的名字:长征。

这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这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这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这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

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90年来,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长征,深刻影响着中国,震撼着世界,闪耀着光芒。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恢弘愿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勇往直前,奋进在新的长征路上。

蹚出一条道路

“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我们党表现出无所畏惧的伟大实践精神,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在血与火中蹚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长征的胜利,是方向和道路的胜利。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强调,长征的过程,不仅是战胜敌人、赢得胜利、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而且是联系实际、创新理论、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我们党表现出无所畏惧的伟大实践精神,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在血与火中蹚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这是一条通向真理的道路——

在中国革命濒临绝境的生死关头召开的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经过长征,党和红军不是弱了,而是更强了,因为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找到了指引这条道路的正确理论。长征的胜利,使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这是在血的教训和斗争考验中得出的真理。

这是一条彰显党与人民患难与共的道路——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党与人民生死相依的历史。

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这是一条探索开创新局的道路——

从东南到西北,从红土地到黄土地,“红飘带”上的每一步都在创造历史。

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说:“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长征途中,我们党通过艰苦卓绝的实践探索,成功把解决生存危机同拯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把长征的大方向同建立抗日前进阵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为夺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从长征的终点出发,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展开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新画卷。

回望长征路,可以得出一条根本经验和启示,就是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才能不断取得胜利,走向光明。

锤炼一支军队

“长征锻炼了人民军队,长征磨练了人民军队,长征成就了人民军队,长征开启了人民军队发展的新起点。”

长征途中,开创我军“支部建在连上”先河的“红一连”官兵一次次面对生与死、是与非的考验,始终紧跟党中央、坚定追随毛主席。1935年1月遵义会议期间,连队被指定担负会议警卫任务,保卫党中央安全。

如今,“红一连”的“红菜盘”换成了分餐盘,五菜一汤取代了红米饭南瓜汤,“铁脚板”变成了新型装甲装备。但“红一连”的红色基因,始终不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长征胜利启示我们:人民军队是革命的依托、民族的希望,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赢得胜利的根本保证。“长征锻炼了人民军队,长征磨练了人民军队,长征成就了人民军队,长征开启了人民军队发展的新起点。”

从长征走来的人民军队,始终坚持听党指挥。血战湘江后,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再大的牺牲,也不能阻止我们前进!”从赣南一直征战到陕北的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二师四团战士唐进新生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因为我们有红色的理想,因为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

2014年金秋,习主席亲自决策和领导,在古田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着眼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军队,郑重提出我军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

2024年初夏,习主席率领我军高级干部来到延安,召开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贯彻落实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军队以整风精神推进政治整训,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决心之大前所未有,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新时代政治建军取得历史性成就。

从长征走来的人民军队,始终坚持能打胜仗。他们抢占娄山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开辟胜利的通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军队紧紧扭住备战打仗不放松,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加快提升打赢信息化战争能力。

从长征走来的人民军队,始终坚持作风优良。长征途中,党的领袖与普通士兵生死相依、情同手足;红军指挥员一马当先,冲锋在前。红军指战员上下同欲、纪律严明,作风顽强、战无不胜。

“作风优良才能塑造英雄部队,作风松散可以搞垮常胜之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着眼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狠抓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深入纠治“四风”,军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显著,我军政治生态实现根本好转,部队新风正气不断上扬。

新长征路上,人民军队正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担负起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重大责任。

铸就一种精神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长征,是漫漫长夜中的一次艰难跋涉,更是中国精神的一次光明书写。长征标注了人类精神的新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强调,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

4支长征大军,出发时总人数为20.6万,沿途补充兵力1.7万,到长征结束仅剩5.7万人,有不少于16.6万名红军将士战死或失散在长征途中。

革命理想高于天,再大的牺牲,也不能阻止红军将士前进的脚步。

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

艰苦卓绝的长征路,留下的是这样一组惊人的数字:红一方面军翻越山脉18座,其中5座经年被积雪覆盖,跨过大河24条,历经11个省份行程二万五千里;红二方面军行程约一万九千里,攻占县城92座;红四方面军行程一万里,其中有的部队三过纵横数百里的水草地……

“要革命就会有牺牲,红军官兵都有这样的觉悟。”担任过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的萧克将军曾这样告诉记者。

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不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波澜壮阔的伟大长征。

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长征路上,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闯关夺隘的制胜法宝。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否定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唤回了“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等机动灵活战略战术,开启了“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传奇历程。长征的胜利,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胜利。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夺取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阔步新时代。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进入新时代,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正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发愤图强、奋发有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2024-10-16 ——写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之际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43103.html 1 而今迈步从头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