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狮城推拿:2020年被认定为运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第五代传承人——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康复中心专家卢智,在继承前人推拿技法的基础上,汲取南北派推拿技法精华,独创长短杠杆微调整复手法。狮城推拿将精准取穴与推拿手法相结合,治疗手段简朴精炼,临床验证可靠有效。目前狮城推拿主要流传于华北地区,已传至第七代。
历史渊源
见到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康复中心主任、狮城推拿的第六代传承人陈华时,他刚刚从上海学习回来,初次见面,因他热情健谈的性格,采访异常顺利。
提起推拿与按摩的区别,陈华说,推、拿、按、摩分别是这个学科的四种手法,大概明朝之前叫按摩、之后就改作推拿了,其实质内容大致没有区别。中医推拿历史久远,始于秦汉时期。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已有明确记载,那时的名称叫按跷。
提起狮城推拿的历史渊源,陈华说,可以追溯到晚清时期,创始人是石家庄市元氏县李氏,因未留下明确文字记载,名字已不可考。第二代传承人是出生于清末的李墨林,他将此流派的技术运用得炉火纯青,声名享誉华北地区。第五代传承人卢智将此推拿技术引入沧州并落地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他在继承前人推拿技法的基础上,将精准取穴与推拿手法相结合,独创长短杠杆微调整复手法。卢智将中医“循经辨证、整体论治”的核心思想和“均匀渗透、持久有力”的推拿手法有机结合,同时吸收美式整脊、肌筋膜等现代先进的康复理念,将中医推拿正骨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狮城推拿后继有人,已经传承七代,仅卢智一人就直接收徒33人。
为方便记忆和流传,突出地域性,推拿以“狮城”命名。经过一番认真准备,2020年,狮城推拿顺利通过审核,正式成为运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
技法特色
相比普通按摩馆的推拿技术,狮城推拿有何独特优势?
面对记者的疑问,陈华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边为患者诊治边回答:“举个例子,同样是脖子疼、腰疼、胳膊疼,在按摩馆,当问他原因时,他可能说不明白,只能简单地帮你缓解疼痛。但狮城推拿可以给出非常明确的诊断,包括病症、病型、病因以及病程、治疗的方法和时间等等,所以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当然,狮城推拿最大的优势,还在于它的创新性。
第五代传承人卢智总结出了长短杠杆相结合微调整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牵引结合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颈椎病、美式整脊治疗寰枢椎位置不正、点穴牵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多种中医特色疗法,对患者的疾病诊治和身体恢复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以患者肩膀疼痛为例,通过按摩、热敷等手法,暂时缓解了病人的疼痛,但患者上班后一累,疼痛感就会再度袭来。经过思考发现,并不是治疗效果不好,而是患者的生活习惯有问题,那么如何帮助患者改善生活习惯?我们就给他布置一个额外的家庭作业,专门针对他的问题设计动作,强化患病部位的肌肉,因此治疗过程时时处处体现创新性。”陈华说。
典型医案
从医20多年间,通过狮城推拿治愈的病人不计其数,其中有些病例让陈华印象深刻,这些病例的治疗过程也丰富了狮城推拿的治疗内容。
曾经有一个患者,中医四诊合参后,陈华认为他腰间盘突出的症状并不严重,就制定了2个星期的治疗方案,谁知2个星期过后,效果并不理想。仔细询问后才得知患者腰的使用率非常高。虽然陈华最初就知道对方的职业是快递员,但工作强度之大,超出了他的想象。陈华调整治疗时间和治疗方案后,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后来我在看病的时候,就会习惯性地问对方的职业,有的不愿意说,我就问他工作中做哪个动作比较多,从而根据对方的工作性质,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时间。”
推拿不仅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职业、年龄、居住地等因素,有时还要深入挖掘导致疾病的原因。有位患者因为头晕来医院检查,检查后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问题,住院后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头晕症状没有明显改善,这让当时接诊的陈华有些奇怪,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通过深入交流了解到,半年前患者的父亲突然去世,而患者认为自己没有尽到孝道,然后就开始出现失眠的症状,长达半年的失眠导致了头晕。找到症结后,陈华豁然开朗,通过推拿、药物治疗配合心理疏导,最终帮助患者恢复了健康。
陈华说,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他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推拿不仅能疗愈人的身体,还能疗愈人的心灵。为此,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推拿康复中心推行了一套人性化、个性化的诊疗流程。“首诊医师先期会帮助患者查体、问病史、做检查,进而判断患者身体哪个部位有问题。后期首诊医师会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接下来,我们会根据患者的耐受力、性格等因素匹配一个与之相适宜的按摩医师,争取做到个性化服务。”
匠心传承
在为患者推拿按摩时,狮城推拿也有自己的一套独特技法。一推一按之间,松筋通络、扶正祛痛。
按摩推拿科医生的手更像是外科医生手中的手术刀,必须精准地找到病灶,再通过不同的手法为患者缓解病痛,祛除疾病。有句俗语说得好,按摩不练功,到头一场空。所以,在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康复中心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中心人员每天都要抽时间练习太极拳、八段锦,但他们与普通人不同,侧重点是练习渗透力,一双柔和又有渗透力的手,才能做到手到病除。
要想成为一位合格的推拿医生,不仅手要练,中医思维也要培养。“卢老师,近乎苛刻地严厉,针对患者,他经常会问我们一些问题。问题五花八门,只要回答不出来,就免不了一顿严厉的批评。比如他会问这个患者患病部位是腰椎第几节?你得把病情、症状以及诊治情况一五一十、十分流畅地说清楚,才算过关。甚至有时会问这个患者哪个单位的、家是哪里的、治疗几天了。如果治疗后的患者,第二天症状加重了,他就会找你谈,你得说明白患者病情加重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案,这种看似严厉的教导,却培养了学生们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全面细致的中医思维。”陈华说,在卢智的培养下,分布在北京、内蒙古、沧州等地的学生都已经成长为当地医院推拿领域的领军人物,而卢老师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技法,也成了学生们成长的动力。
发展现状
从过去一天几十名患者到现在一天几百名患者的门诊量,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医生的数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针对这个问题,陈华和狮城推拿团队去南方医院学习管理经验,将预约接诊单引入中心,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现在,每个患者都能在预约的时间里,准时得到诊疗服务。
面对越来越庞大的患者群,身肩狮城推拿传承重任的陈华,时常思考传承方面的种种问题。比如在理论基础方面,狮城推拿流派欠缺深厚的文化底蕴,缺少高水平的学术理论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许多中医高等院校毕业生不愿从事推拿科的重体力工作,传承后继乏力,这些都是阻碍狮城推拿流派发展的制约因素。
身为传承人,有压力,但更多是动力。“即使病人患有同样的病,但在具体症状和治疗手段上也可能不同,正是这种多变和挑战,激励着我不断学习。”陈华对狮城推拿怀有无限热爱,他希望越来越多拥有梦想的年轻人能够继承、发扬狮城推拿的技法,创新、丰富狮城推拿的体系,让推拿这一中医诊疗技术帮助更多人脱离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