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4年10月18日
第03版:03

任丘七旬老人陈海涛

历时7年手抄四大名著

本报记者 李佳芳 本报通讯员 尹 航

陈海涛和他的书法作品

任丘市新华路街道办事处前庄村村民陈海涛今年73岁,退休后痴迷抄写四大名著。日前,他完成了毛笔抄写,加上之前的硬笔抄写,抄写总字数超过750万字。

在陈海涛家客厅玄关处,老人历时7年手抄的四大名著手稿摞在一起有1.4米高。记者翻开书册看到,上面的字迹遒劲有力,没有一处涂改。

陈海涛从小就喜欢书法,上学、参军期间,始终坚持练习。1986年,陈海涛转业回乡,成为一名公安干警。工作之余,他专心研习书法,主攻颜楷。他的字雄强圆厚,气势豪迈中透着隽秀。

2010年,陈海涛退休了。时间充足的他开始用钢笔抄写四大名著。

他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翻字典,理解不了的字句就查资料或请教懂文言文的朋友。就这样,陈海涛坚持写了5年,其间,他用坏了18支钢笔和上百个笔尖,用完了100多瓶墨水,完成了四大名著钢笔抄写,总计350万字。整个过程,他没有放过一个生字,也没有留下一个错字。每当出现错漏,他都要认真标注并纠正,一旦抄错行,就小心裁掉,重新粘好后继续写。

2022年,陈海涛又开始用毛笔抄写四大名著。毛笔抄写,选纸是首要问题。纸张薄了,墨汁容易把纸洇透;纸张厚了,又会影响装订。经过几番考虑,陈海涛最后选用了毛边纸。纸张买回来后,他先把每张毛边纸裁成6等份,再将裁出来的纸一张一张叠起来压平并打好格。每次抄写时,他不仅要带上老花镜,还要拿出放大镜,“有时抄书时间久了,眼睛有些累,用放大镜看得更清楚些。”陈海涛说。

在村里,陈海涛是有名的“书法家”,村里建成文化活动中心,邀请陈海涛教孩子们书法,陈海涛分文不取,乐此不疲。每年过年期间,陈海涛还会免费为乡亲们写春联。

陈海涛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喜爱书法艺术,将这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2024-10-18 本报记者 李佳芳 本报通讯员 尹 航 任丘七旬老人陈海涛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43536.html 1 历时7年手抄四大名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