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9日
第03版:03

任丘果雕“达人”史康宁

巧手“雕”出鲜活世界

本报记者 邢 程 摄影报道

火龙果雕刻的“玫瑰花”娇艳生姿,哈密瓜制作的镂空“花篮”精巧绝伦,胡萝卜雕刻而成的“凤凰”栩栩如生……10月16日,走进任丘市北辛庄乡邓河口村的小史果雕工作室,案板上的各式果雕作品令人眼花缭乱。

史康宁今年33岁,虽然年纪不大,但他是当地有名的果雕师傅。在饭店后厨,他已与“冷盘”接触了十多年。从一个小小的帮厨,到技艺精湛的果雕行家,史康宁仅靠一把刻刀,实现了人生“逆袭”。

1

闯进果雕世界

“先在瓜皮上画个圈,由中心点一层层往外雕刻。再雕出一片‘花瓣’,并以同样的方式旋转雕刻一圈,把多余的棱角削去,直到‘花朵’中心的‘花蕾’完全凸显出来……”工作室内,史康宁正在雕刻西瓜,他一边讲解一边操控着刻刀在西瓜上“游走”,不一会儿,一朵“牡丹花”便悄然“绽放”。

每每史康宁有新作品出炉,人们的目光都会聚焦到他雕出的形态万千、栩栩如生的“花鸟”上,而鲜有人注意到,史康宁的左手残缺了几根手指。

“说起来,做果雕这行,也和我的手有直接关系。”史康宁说,“我之前出过一次事故,此后一度自暴自弃。”2009年,史康宁不慎将左手卷入切割机,通过几次手术,依然没能保住全部手指。那一年,他才18岁。

因为手指残缺,史康宁外出打工成了难题。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果雕艺术如一束光照进了他的生活。

“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了‘开花’的西瓜,觉得特别有意思,查了一下才知道,这是江浙地区流行的果雕艺术。”史康宁说,从那天起,他总会在网上搜集和果雕有关的图片,这些图片中精美的艺术品他看得心里直痒。

那时,史康宁还没想过将来会以此谋生,单是觉得有趣。因为他在餐厅后厨工作过,懂刀工,也会一些基础的冷盘装饰点缀技术,所以做起来上手很快。他从此喜欢上了这门新奇的手艺。

2

作品惊艳四座

那段时间,史康宁像是着了魔,每天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果雕。他跟着网上的教学视频自学,从线条、刻字到雕花、镂空,越琢磨越带劲儿。对于雕刻过的瓜果,他也不浪费。自己吃不了,史康宁就送给邻居和朋友。

在学习果雕的过程中,史康宁有股子韧劲儿。一个花型刻不好,他能举着水果刀练上一整天。一个凤凰造型,他硬是练了3年才满意。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持之以恒地反复练习,史康宁雕刻起各种花型来愈发游刃有余。“鸳鸯戏水”“龙凤呈祥”“牡丹花开”“玉篮藏珍”……当史康宁将一件件亲手制作的果雕作品展现在朋友眼前时,大伙儿都被他的精美雕工折服了。

“史家小伙子能在水果上‘绣花’!”没过多久,这个消息便在村里传开了。一位村民专程找到他,想要定制一套果雕艺术品,摆在儿子的婚宴上。史康宁欣然应了下来。

“一直以来,每逢村里有喜事,主家都会用‘四干四鲜’,也就是4种干果和4种新鲜水果招待宾客。”史康宁回忆,那次他受男方家人委托,精心制作了果雕摆台,一下就惊艳了全场。在众多宾朋对这些精巧别致的艺术品大加称赞的同时,史康宁也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成就感。

从那以后,来找史康宁定制果雕的人越来越多。订婚、结婚、祝寿、乔迁……但凡谁家有喜事,都会请史康宁雕刻主题果雕来增添喜庆氛围。

3

一个“西瓜”卖到200元

赶制完成了当天的订单,史康宁终于可以休息一下。这时钟表的指针指向11时,史康宁放下手中的刻刀,准备去市场买西瓜。粗略计算了一下接下来的订单,他准备再购买200个西瓜。

市场上认识史康宁的人都知道,他是买瓜“大户”。可一般瓜农不会轻易凑上前来,因为他们知道史康宁的要求极高,即便买一两百个瓜也要一个个精挑细选。

只见史康宁轻敲西瓜表皮,声音太清脆的他不要,太低沉的他也不要。经过逐个“检验”,他相中了不少。巧的是,他挑的每个瓜重量都在8公斤左右。时间久了,他能做到心里有数,几乎不用上秤。

“之所以这样精心,是因为只有挑出好品相、成熟度恰到好处的水果,才能保证我制作出的果雕作品形色俱佳。”史康宁说,“火龙果越圆越好;对于西瓜,我只选椭圆形的。甜王这个品种很适合做果雕,皮薄,果肉饱满度高、籽少且小,雕刻出来的作品也更加精美。”

因为手艺好,史康宁几乎不愁订单。经他精雕细琢,一个西瓜雕刻作品可以卖到200元。“每年5月、10月是结婚旺季,我基本每天要加班赶工。”史康宁说,10月份,他已经接了50多单。为了保质保量完成订单,他还拒绝了不少加急订单。

“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史康宁说道。

2024-10-19 本报记者 邢 程 摄影报道 任丘果雕“达人”史康宁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43556.html 1 巧手“雕”出鲜活世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