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9日
第03版:03

盐山“守艺人”蒋大忠

唢呐奏响乡土情

本报记者 邢 程 本报通讯员 王洪胜

蒋大中在玉米垛前吹唢呐

“唢呐一响,黄金万两。”日前,在盐山县盐山镇韩桥村“四季村晚”现场,蒋大忠用一支陪伴了他40余年的唢呐为村民现场吹奏了一曲《喜庆》。高亢激昂的唢呐声瞬间点燃了全场热情,台下观众掌声如潮。

蒋大忠今年58岁,出生在一个唢呐世家。“我的太爷爷唢呐吹得很好,我的爷爷和父亲也传承了唢呐演奏技艺。”蒋大忠说,1978年,他的父亲就在当地名声大噪,参加过不少文艺演出活动,1981年,还受邀去河北广播电台演绎了唢呐独奏。

从小耳濡目染,蒋大忠也深深喜爱上了这项传统民间技艺。在父亲的教导下,他刻苦练习,逐渐掌握了唢呐的演奏技巧。同时,他还自学了多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初中毕业后,他便跟随父亲一起接活儿。

那时候,村里谁家有红白事,经常请民乐队演奏。虽然接活儿表演的收入不及外出打工稳定,但因热爱,蒋大忠还是一头扎进了这个行业里。

1991年,25岁的蒋大忠在县里参加乐器演奏比赛崭露头角,凭借一曲动人心弦的唢呐演奏赢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从那以后,十里八乡总有人请他演出。随着接到的演出活动增加,蒋大忠也有了新想法:单枪匹马上阵总是差点儿意思,不如组建一支民乐队。

于是,他开始收徒,义务传授唢呐演奏技艺。同时,他集结会吹笙、大管以及会演奏二胡等乐器的能人,组建了“千童民乐队”。此后,蒋大忠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同是吹唢呐,蒋大忠总会给人与众不同的感觉。或慷慨激昂,或温情婉转,或绵延悠长,蒋大忠演奏的曲子总能带给人一种情绪。他总说,想把唢呐吹好,吹的时候就不能仅靠气息,还要融入感情。

或许正因如此,40余年来,找蒋大忠吹唢呐的客户络绎不绝。不仅沧州的盐山、南皮等县(市、区),甚至在天津、山东等地,在各地的“唢呐圈”,蒋大忠都颇有名气。

相比赶场,蒋大忠更喜欢的还是站在舞台上演出。自“千童民乐队”成立后,他担任了乐队的唢呐领奏,带领伙伴们参加各级文艺会演200余次,每次都会为当地人带去蒋氏唢呐特有的乡土风味。

一支唢呐八个孔,七个音符曲百种。唢呐在蒋大忠的精彩演绎下变得出神入化。看着观众一脸享受的样子,蒋大忠打心眼儿里高兴。他说:“唢呐一响惊天动地,不仅接地气儿,还聚人气儿。我不想让老辈留下的技艺失传,希望这项民间传统艺术通过我,获得更多人的关注,不断传承下去。”

2024-10-19 本报记者 邢 程 本报通讯员 王洪胜 盐山“守艺人”蒋大忠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43558.html 1 唢呐奏响乡土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