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管理要居安思危、高度警惕,防患于未然。预防为主是现代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要积极地采取一些有效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在易发生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的一些场合要事先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把各种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坚持以人为本,培养正确的安全思想
在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下,认为管理要坚持把人作为第一因素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地位不动摇。通过安全培训来增强领导和职工的安全意识,坚持从思想层面上加强认识和保障安全生产管理的执行。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把各种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在生产过程中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在管理过程中要将人作为管理的最基本要素,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企事业单位发展的根本,是企事业单位实现一切活动的前提保障。
建设安全文化,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安全文化建设是增强人们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手段。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是人们的安全意识、安全责任感、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防护能力长时间得不到提醒巩固,弱化甚至完全散失。只有深刻汲取生产安全事故教训,以案为鉴,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学习应急知识,提升安全技能普及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使人们能掌握和了解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技能并示范如何使用灭火器,安全生产工作达到群防、群控、群治的目的,这样安全生产工作才能得到顺利开展,才可以保证生产和生活正常有序进行。
提高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
有些单位和领导抓工作,存在着对安全意识的规律缺乏正确认识的问题,认为费力、费时又没多大效果,是形式主义,是花架子,轻视它。我们抓安全生产工作,既要抓各种安全会议和检查,更要抓演练,抓培训,抓安全氛围建设,下功夫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才能有效地提高安全技能,有效防止事故。领导重视是搞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关键。领导是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必要途径,是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长效机制,是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只有领导重视,才能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也只有加强领导,才可以实现由被动接受向主动认识和提高的转变,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才会深入、持久。
加强安全生产监督,保障职工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包括许多安全生产法规制度“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之所以“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关键是制度建设和执行力的不足,只有完善健全规章制度才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没有制度保障的执行力是不能持久的,也是不规范的。结合单位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进而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与此同时,在决策的执行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学习宣传和教育,根据职能定位,增强可操作性,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传递至各个层面,落实到每个人,使部门领导对部门的工作具有可控性,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人,实施到位,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安全生产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对国家和集体公共财产负责的基本要求,是对正常生产与运营的必要保证,其主要目的是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和消除职工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保证生产正常有序进行。
作者单位:沧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