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年的故宫挖掘宫廷文化,推出“朕的心意”月饼、宫廷色口红等产品,立刻刷爆年轻人的朋友圈;传承百年的中医药店铺独具匠心,运用中药香品调制技艺,做成了手工药皂,受到众多女性朋友的喜爱……
随着各地博物馆及相关文创的持续火热,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文创潮品,冰箱贴、帆布包、熏香炉、笔记本、纪念章、油纸伞、玩偶……带有地方文化元素的一款款非遗文创产品,让人流连忘返。很多人外出旅游,总会买一些文创礼品作为纪念,有的甚至珍藏一辈子。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当一位位非遗传承人将传统的非遗技艺,以现代的思想、理念、设备、载体及技术等进行创新,老的工艺品也能焕发出新的光彩和魅力,不仅让人眼前一亮,还能提升地方知名度。
当“指尖工艺”变为城市礼品,非遗也走上了“活化”之路。在我市,相当数量的非遗传承人正在寻求突破:为传统工艺品换上新颖独特、带有文化元素的包装;将代表地方文化特色的故事或场景融入产品;设计中运用现代技术、加入AI动画元素……无论多么深厚的文化底蕴或技艺,都需要凝固成生活化的产品进入流通领域,才能产生效益和价值,从而带动文化传承发展的链条。
正如一位非遗传承人所说:现在的文创产品,只有物美价廉并具有实用性,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喜爱。单纯的艺术性已不能吸引人的目光。
前不久的国庆旅游季,不少来沧的外地游客,购买了沧州的魔术道具、手工香、按摩梳、帆布包等文创产品。对于他们来说,这既是一份念想,又能在生活中派上用场。“指尖工艺”变成了城市礼品,沧州的知名度也在无形中得到提升,文旅市场活力满满,非遗技艺也美名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