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瑞梅——
记者:今年“十一”假期期间,你们为了宣传家乡主动放弃赚钱的机会,你是如何考虑的?
宫瑞梅:我们虽然放弃了赚钱的机会,却收获了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源自外地游客对沧州的认可和喜爱,也源自我们对家乡的热爱。这种成就感是金钱无法替代的。更有意义的是,如今在沧州,越来越多的年轻导游也加入到宣传家乡的行列,大家一起为沧州文旅贡献力量,家乡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马元洲——
记者:从事博物馆讲解员工作有哪些收获?
马元洲:我是天津人,参加工作后才来到沧州定居。虽然沧州和天津之间的距离并不远,但刚到这里时,我总觉得自己是外乡人,有种漂泊在外的感觉。这些年因为工作原因,我对沧州越来越了解,对这座城市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其实,沧州和天津这两座城市有很多相近的地方,正因如此,我把沧州也当作了家乡。为游客讲解时,每当听到游客赞许沧州,我就特别自豪。
@杨昆——
记者:当下,以“非遗+文创”“非遗+文旅”为代表的新的传承方式越发火热,你如何看待这种创新?
杨昆:“非遗+”已成为非遗传承的新的有效方式,展现了传统技艺的多元魅力。如今,非遗技艺逐步回归大众视野,非遗工艺品从博物馆走入百姓日常,非遗正展现出日新月异的时代气息和活力。希望涌现出更多优秀的“非遗+”项目,助力非遗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