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9日
第07版:07

日前,中国疾控中心提醒:近期呼吸道感染患者增加,建议老年人和幼童尽量避免前往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

病菌与过敏叠加 近期呼吸道疾病增多

■ 本报记者 康 宁

近日,记者从我市多家医院了解到,从10月开始,医院儿科、呼吸内科的就诊患者明显增多,目前这一情况仍在继续。近期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主要有病毒、细菌感染,有的还伴随过敏症状。其中,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和腺病毒等呈上升趋势。

病毒、细菌感染与过敏叠加

老人和幼童需格外注意

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医院的儿科、呼吸内科,发现前来就诊的人络绎不绝,有的不停地咳嗽。

10月27日10时,记者来到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候诊大厅里挤满了等待就诊的人。

“起初是流鼻涕、打喷嚏,到医院检查为过敏性鼻炎,治疗了一段时间,这两天病情快好了又感染了肺炎支原体。”市民张先生说。

“一上午门诊有40多名患者就诊,比一个月前多了一倍,这些患者主要以病毒、细菌感染为主,有的还伴有过敏症状。老年人和幼童免疫力较低,是呼吸道疾病防控的重点人群。”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张丽说,随着气温降低,各种病原体逐渐增多。其中,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和腺病毒等都呈持续上升趋势。

“有几类人更容易出现合并感染。”张丽表示,学龄儿童,生活在潮湿、空气不流通环境的人群,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等,都属于易感染人群,要尽量减少去人员聚集的地方,注意佩戴口罩,回家后用淡盐水漱口。

“其中,有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疾病的患者,这个时段要警惕疾病加重。”张丽提醒,很多老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身体容易受气候影响,加之他们抵抗力较弱,更易感染呼吸道疾病。这些因素会导致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发作。

跟风买药不可取

接种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方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市民担心被病毒感染,就跟风购买抗病毒药物,有的还想通过提前服药来预防疾病。

“现在各种病毒交织,不可盲目服药。例如奥司他韦只针对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对细菌、支原体、合胞病毒、腺病毒引起的感冒无效,而且,这种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时,用法用量存在显著差异,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张丽说。

“接种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方式。”张丽表示,接种疫苗可以降低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倡导“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积极接种相关疫苗。老年人可接种流感、新冠、肺炎球菌等呼吸道疾病疫苗;婴幼儿则可接种流感、肺炎球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等疫苗。

需要注意的是,想要接种疫苗的人群应提前安排接种,而非进入流行季节高峰再接种。

病情未加重不必反复去医院

不建议自行服用镇咳药

同样面对多种病菌,有的人很快“中招”,有的人却安然无恙。

“除了科学诊疗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疾病的关键。”张丽建议,要保持戴口罩、多通风、勤洗手的卫生习惯。

尤其是老年人、婴幼儿、孕妇以及有基础疾病的人,要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规律作息、均衡膳食、适度运动。外出时,应及时添加衣物,远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保持社交距离,分餐进食,定期对餐具、毛巾等进行蒸煮消毒,避免家庭、单位内交叉传染。

“感染呼吸道疾病后,发烧和咳嗽几乎不可避免,这个过程中没有出现病情加重的征象,不必反复去医院看病,以免交叉感染。”张丽说,吃退烧药的目的不是要把体温降到正常,而是增加身体的舒适度,让身体安全舒适度过发热期。其间,要保持足够的饮水量,间断性少量饮水。疾病都有一个恢复过程,尤其是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疾病,通常情况下需要3天至5天恢复期。

张丽不建议患者自行吃镇咳药物,特别是婴幼儿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咳嗽属于人体保护性反射,咽部不舒服或呼吸道有分泌物时,通过咳嗽把它排出来,对缓解病情有好处。如果咳嗽严重影响到睡眠,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雾化等方式缓解。但是,如果症状加重或长时间持续,要及时就医。

2024-10-29 ■ 本报记者 康 宁 日前,中国疾控中心提醒:近期呼吸道感染患者增加,建议老年人和幼童尽量避免前往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44459.html 1 病菌与过敏叠加 近期呼吸道疾病增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