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5日
第03版:03

品种丰富 价格实惠 就餐方便

社区食堂“圈粉”年轻人

本报记者 李佳芳

在大家的印象里,社区食堂主要是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但如今,随着我市面向全年龄段开放的社区食堂日益增多,食堂饭菜成了不少年轻人的“心头爱”。在社区食堂就餐体验感如何?社区食堂为何“圈粉”年轻人?日前,记者对一些社区食堂进行了走访。

八成顾客是年轻人

11月4日11时30分左右,位于运河区泰合商业广场商业街底商的幸福食堂,已经迎来了不少顾客。正值放学和下班高峰时期,食堂里陆续走进学生和上班族。“我和孩子爸爸工作很忙,中午孩子放学后,我们经常来这里吃饭,回家还能多点时间休息,非常方便。”顾客于莉说。

记者采访时,有20名顾客在这个食堂就餐,其中16名顾客是年轻人。“食堂辐射周边所有群众,老人可以来吃,年轻人也可以来吃,不限制顾客的年龄。我们每天都有十几种菜品,能够满足大家多样化的口味需求。”一位食堂工作人员说。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家社区食堂,发现就餐的年轻人占比较大,“吃饭不用愁、饭点一到食堂走”逐渐成为一些年轻人的生活新体验。

实惠卫生受青睐

“设立初衷是偏向为老年人服务的社区食堂,意外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原因不难理解。”一家社区食堂的负责人表示,生活在快节奏的城市里,年轻人下班后太累了,不想做饭;社区食堂性价比高,饭菜营养均衡,卫生也有保障,满足了年轻人的需求。

11月1日中午12时,在沧州高新区东区管理服务中心和园社区幸福食堂,小炖肉、冬瓜丸子、麻婆豆腐、红烧排骨、蒜香茄子等10余种菜品整齐摆放,香气四溢,吸引前来就餐的居民排起了长队。每天中午下班后,在附近一家企业上班的杨晖就和同事来这里吃饭。杨晖是“90后”,她说,社区食堂开业前,她都是在公司附近随便找家小餐馆对付一下,现在到社区食堂打饭。里面一荤一素不到10元钱,既实惠又卫生。

和园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和园社区现有8000余人,人口呈现出“一老一小”比例较高的特点。在附近居住、上班、上学的年轻人纷纷走进食堂,和老年人成为“饭搭子”。

市民李文博认为,年轻人涌入社区食堂,背后折射出的是这个群体就餐选择相对有限的现实痛点和对于“吃得好”的民生期盼。

在“老少通吃”上下功夫

业内人士认为,让年轻人有更多更好的就餐选择,享受贴心的服务和实惠的价格,才能让他们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但是,社区食堂受到年轻人热捧,难免会引起一些老年人的担忧。“如果年轻人都来了,老年人的用餐空间会不会被挤占?”“年轻人一旦成了主要就餐群体,社区食堂会不会选择迎合他们的口味和喜好,还能顾得上老年人吗?”

记者了解到,尽管有相关政策扶持,但大部分社区食堂仍实行市场化运营。年轻人的到来,不仅给社区食堂带来更多收入,还有利于社区食堂进一步改善就餐环境和增加饭菜种类,继而提高老年人的就餐质量,实现社区食堂发展的“良性循环”。

一位社区食堂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未来可能采取“年轻人和老年人错峰用餐”、设置“老年人专用就餐区”等方法,免去老年人的后顾之忧。“我们积极调整升级,在‘老少通吃’上下功夫,相信只要运营得当,就能让各个年龄层的居民都享受到便利服务。”这位工作人员说。

2024-11-05 本报记者 李佳芳 品种丰富 价格实惠 就餐方便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45068.html 1 社区食堂“圈粉”年轻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