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024年11月11日
第02版:02

盐分没有增加,土壤也更“肥”了

——中国农科院专家团队在渤海新区黄骅市探索用微咸水灌溉并治理盐碱地见闻

“盐水过滤”设备 。王 雪 摄

本报记者 康学翠

何峰最近很忙,他和他的研究团队围绕微咸水高效利用开展研究,经过近一年的试验、观察、分析,终于得出了苜蓿最经济的灌溉水盐分阈值。他正对此进行总结。“2‰,用这个盐分阈值的水灌溉,不仅苜蓿品质提升、产量提高,还改良了土壤,土壤耕层盐分全年没有积累,增加了土壤肥力。”何峰说。

何峰是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养分管理岗位科学家。去年,他带队来到渤海新区黄骅市羊三木回族乡林江农场,针对中重度盐碱地上苜蓿种植新技术开展研究,通过改善盐碱地的水、土等,实现苜蓿优质高产,推进盐碱地地力提升和综合利用。

位于林江农场的一片苜蓿试验田旁,有4个蓄水池,分别装着不同含盐量的灌溉水,从南到北水的含盐量依次为0、1‰、2‰、3‰。“这些水是从排盐沟渠抽上来的,经过不同程度的过滤分装到不同的蓄水池里。”何峰说。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注意到,排盐沟渠旁有一套设备,这正是何峰团队开展微咸水高效利用的“秘密武器”——超级过滤和反渗透装置的“盐水过滤”设备。

何峰介绍,排盐沟渠的水被抽上来之后,要经过两次过滤,一次过滤掉水中的杂质,一次过滤水中的盐离子,然后调配成不同含盐量的微咸水被储存到4个蓄水池中。研究团队将苜蓿试验田划分几个区域,用不同含盐量的水灌溉,并记录苜蓿生长情况。

随着苜蓿出苗、生长、收获,他们记录的数据越来越多。他们尤其关注灌溉水中盐含量、耕层土壤全盐含量这两个数值与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关系。通过观察苜蓿长势和分析数据,测算苜蓿最经济的灌溉水盐分阈值。而用这个盐分阈值的水灌溉,苜蓿产量有明显提升,比传统的雨养旱作高出30%以上。

何峰说,渤海新区黄骅市春旱比较严重,灌溉用水稀少,而沟渠中的积水盐含量高,不适宜直接浇灌。测算出农作物生长所需最经济的灌溉水盐分阈值,再利用过滤设备将盐水过滤成相应阈值的灌溉水,这样可以降低淡化盐水的处理成本,充分利用当地的咸水资源。

“苜蓿、小麦、玉米,任何作物都有最经济灌溉水盐分阈值,接下来,我们将围绕这方面继续试验研究,通过微咸水高效利用技术,拓展农业灌溉用水资源,提升盐碱地生产潜力。”何峰说。同时,研究团队还将目光放在研发盐碱地专用改良剂和新型微生物肥料以及节本增效的栽培技术上,提高中重度盐碱地苜蓿建植成功率。

2024-11-11 ——中国农科院专家团队在渤海新区黄骅市探索用微咸水灌溉并治理盐碱地见闻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45596.html 1 盐分没有增加,土壤也更“肥”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