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024年11月11日
第04版:04

环节一个不少 时间缩减70天

市生态环境局海洋环评高效审批助企发展

市生态环境局组织专家对海洋环评进行技术审查

张润花 赵耀程

海洋环评全流程行政审批时限包括法定时间60个工作日和技术评估30个工作日,总计90个工作日。然而,自去年12月省级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评权限下放至市级实施以来,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响应,坚决落实省生态环境厅“深化业务学习,优化审批流程,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工作时效进一步提升,审批时限大幅缩减,仅用20个工作日便为企业正式批复。

数字彰显了改革成效。审批时限和项目落地时间的不断压缩,是市生态环境局深化“放管服”改革、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创新“支部服务延链”思路的生动实践。这一变革不仅服务了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还积极探索出高效服务路径,全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审批“加速度”为企业解难题

今年年初,沧州黄骅港原油港务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侯忠彬喜忧参半,喜的是随着港口建设规模的扩大,黄骅港货物吞吐量逐年增长,但是现有原油码头等级较低、油品运输能力不足,无法满足黄骅港为腹地炼化企业接卸原料油的需求。为此,公司拟在黄骅港大型液体散货作业区内建设1个30万吨级原油泊位。愁的是一想到办手续、跑审批,他就头大。这可是个耗时耗力的活儿啊!

说来也巧,侯忠彬有个朋友听说这事,拍着胸脯说:“听说海洋环评审批权限已经下放到市里了,这回你就放一百个心吧!”侯忠彬的朋友还向他讲述了自身经历,说市生态环境局如今都主动上门服务,指导他准备材料,审批流程缩短了不少,没过多久就办妥了。

侯忠彬半信半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了市生态环境局。让他没想到的是,海洋生态环境科李永卿科长提前就知道了这个项目,热情周到地提前介入指导帮扶,不仅详细地介绍了相关政策,还手把手地教他如何准备材料。更让他惊喜的是,海洋环评的审批时间大大缩短,从法定时间90个工作日压缩到20个工作日就拿到了项目审批。

压缩审批流程在我市不算新鲜事,但海洋环评对市生态环境局来说属于新鲜事物,涉及到技术评估、专家评审、听证等环节,作为用海项目审批流程严之又严,还需要得到农业农村部的批复,这其中的难度可不小。

沧州黄骅港原油港务有限公司项目很快获批,侯忠彬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落了地。他忍不住感慨:“市生态环境局办事真是越来越高效了,真是为我们企业办实事啊!”

“目前,此项目正在开展施工招标工作,预计12月份就能开工建设。”侯忠彬说。

高效审批背后的付出

从以往的90个工作日减到20个工作日,时间到底“减”在哪里了?

“审批环节一个都不少,这个项目需经过专家评审,办理程序还更复杂繁琐一些。”李永卿说,时间主要从三个方面“减”出来。“一是提前介入辅导服务,二是协调省级部门出具审查报告,三是受理即同步推进评估审查。”

去年12月,省生态环境厅将省级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评权限下放市级实施,市生态环境局开始负责海洋环评审批服务。

“作为相对陌生领域,我真是感觉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市生态环境局张文丽说。

按照局领导要求,张文丽提前半年就开始学习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掌握海洋环评审批的各项程序和要求,并随时与上级业务部门加强联系,学习工作方法和先进经验。

“那段时间,我和同事每天都在背条文,有时候做梦都在背诵,生怕记不熟,领导问哪项内容,自己回答不出来。”张文丽说。

今年1月28日,在全市用海项目申请会审工作联席会上,李永卿就了解到黄骅港原油港务有限公司将申请30万吨级原油泊位海洋环评项目。为此,他与张文丽积极对接该公司,主动上门服务,提前介入了解项目情况,对审批相关材料提前进行初步审查,对材料存在问题章节和疑似有误部分进行了一次性告知,并帮助企业尽快修订,减少了企业审批跑办成本,把项目审批过程中的隐患解决在前端。

办理海洋环评的审批初期进展顺利,就在大家感觉见到曙光之时,没想到遇到了一个大难题。

“我们在审核过程中发现,该项目《种质资源保护区影响专题报告》虽然通过了专家评审,但尚未获得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复,因而无法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决定。”李永卿说。

侯忠彬一时没了头绪。“就像万事俱备的时候东风停了。”就在一筹莫展时,他的电话响了,是李永卿打来的。电话那头回复他:“随时保持联系,有进展我第一时间告诉你。”

两个人加了微信,侯忠彬继续等待。而李永卿和他所在的第二党支部紧急召开碰头会,几名熟悉环评审批工作的党员集体研究讨论解决方案。

李永卿和张文丽立即同市农业农村局取得联系,共同向上跑办。经过沟通协调,鉴于黄骅港散货港区原油码头一期工程属于国家重大项目,项目种质资源保护区影响专题报告已通过农业农村部渔政保障中心审查,为此,省农业农村厅为该项目出具了支持性意见,解决了审批难题。

争分夺秒的“五加五”服务

跑一线,常加班……环保铁军“争分夺秒”式的服务,换来的是海洋环评审批的显著提速。

3月6日,黄骅港散货港区原油码头一期工程填海工程项目海洋环评申请正式提交,市生态环境局当日受理当日完成公示,并同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两日后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因前期材料修改到位,该项目一次性通过专家审查,公示等后续手续无缝衔接。4月2日,项目正式获得审批。

“你能想象吗?我都没怎么出企业,就把这件棘手的难题给办了,20个工作日就拿到了海洋环评审批。”对此侯忠彬感慨不已。“这是让企业不跑腿、少跑腿、办实事、办快事,解决了企业办事难的问题,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快速、优质、高效的服务。”

为表达谢意,前不久,沧州黄骅港原油港务有限公司给市生态环境局送来了一面锦旗,红色的锦旗上闪耀着金色大字“高效服务解难题,心系企业助发展”。

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构建服务型政治机关,立足于服务发展是关键。市生态环境局党支部将服务链成效体现在服务企业的发展上。

“我们落实‘五加五’服务措施要求,在符合政策规定前提下,即到即受理、即受理即评估、同步评估审查,并全程进行指导,畅通审批绿色通道,切实提高环评审批效能。今年已为7家企业高效办理海洋环评审批手续。”李永卿说。

如今,为进一步助力企业海洋环评审批工作高质高效开展,市生态环境局正组织党员编制年度海洋监测实施方案。该方案将针对港口区域项目特点,优化调整监测点位及方案,为企业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数据支撑,进一步减轻企业成本。

2024-11-11 环节一个不少 时间缩减70天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45616.html 1 市生态环境局海洋环评高效审批助企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