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2日
第02版:02

小小果蔬成村民“致富宝”

——献县西城乡见闻

本报记者 申 萍 本报通讯员 高良库 邓德如

近日,在献县西城乡种植大棚里,工人们正在采摘成熟的瓜果蔬菜并将其打包、装箱。路边的菜商忙着整理收购上来的蔬菜。小小果蔬成了当地村民的“致富宝”。

跟着蔡西村村民韩振彬走进他家的家庭农场大棚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泛着红色的西红柿。提起这几年的效益,韩振彬打开了话匣子。几年前,他投资130余万元准备种植蔬菜瓜果。后来,他发现周边的种植大户所需的果蔬秧苗都需要去外地购买,韩振彬看中这一商机,在种植西红柿的同时,拿出部分大棚培育蔬菜秧苗,再卖给种植户。“一个大棚能出60万余株秧苗,种秧苗收入十分可观。”韩振彬说,这些天,他已开始陆续培育博洋九系列甜瓜秧苗,45天后,种植户就可以进行定植了。

驱车在西城乡的乡间路上,一个个白色大棚整齐划一。记者来到西蔡村种植户陈高坡的蔬菜大棚,黄瓜、西红柿等蔬菜长势喜人。“这些果蔬采摘期从10月持续到12月,预计全年产出6万余公斤。”陈高坡说,乡里支持大伙儿种植蔬菜,从土地流转到技术帮扶都费了不少心思。

西城乡自1998年积极对接河北农业大学,引进优质瓜果蔬菜品种进行种植,已有20多年历史。多年来,西城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按照“抓党建、聚合力、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截至目前,西城乡有14个蔬菜瓜果种植专业村,蔬菜大棚1645个,均采用瓜菜轮作的种植方式,带动万余人稳定就业。西城乡已经形成集瓜菜育苗、种植、销售于一体的农产品产业链,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西城乡附近村民刘兰英说,她在大棚里打工,每天收入八十多元,在获得流转土地收益的同时,又多了一份收入。

“下一步,西城乡将继续坚持政府搭台、科技唱戏、百姓受益的宗旨,大力推进蔬菜瓜果产业现代化,打造精品蔬菜瓜果种植基地,提升蔬菜产量、质量,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在丰富群众‘菜篮子’的同时,充实农民的‘钱袋子’。”西城乡有关负责人说。

2024-11-12 ——献县西城乡见闻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45806.html 1 小小果蔬成村民“致富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