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
第06版:06

市特教学校

校企携手 圆特教学生“就业梦”

本报记者 赵玉洁

培智生合作洗车

11月2日,市特教学校迎来喜讯:学校的合作企业沧州市锐泽星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在河北省第二届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决赛上,凭借校企携手打造的“德爱之匠阳光助残”项目,摘得银奖。

从2019年至今,市特教学校与锐泽星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秉持“融合教育 共享发展”的理念,紧密合作,双方积极探索适合特教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途径。公司不仅为听障生和培智生提供汽车贴膜和汽车清洗两个项目的培训及实习,而且先后吸纳了20名听障生和11名培智生,圆了他们的“就业梦”。

一次邂逅

听障生多了就业选择

2019年,在一场职业院校招聘会上,锐泽星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苏长奎遇到了带着职业中专部第一届听障毕业生前来求职的市特教学校副校长刘红艳。了解到听障生的情况后,苏长奎抛出了“橄榄枝”,表示愿意吸纳听障生到他的洗车行工作。

得知这个消息,校长付康在高兴之余也生出了些许担心:这个老板是否可靠?他能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就业机会?学校和企业该采取什么模式进行合作……

带着这些问题,付康与苏长奎进行了多次深谈,并实地考察就业环境、细致了解孩子们的工作内容。双方持续沟通,不断完善各种细节,最终顺利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由苏长奎投资创办“德爱小哑匠”精洗美容车衣体验行,负责向听障生传授汽车美容专业技术,并提供实习实训,为市特教学校职业中专部的听障生们开辟了一个就业的新渠道。

量身定制

为培智生设立“洗车课程”

2021年,市特教学校职业中专部迎来了第一批培智生。付康又与苏长奎商议,能否把培智生也纳入洗车项目培训中?

从未与培智生打过交道的苏长奎起初顾虑重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经过挑选,把三四名培智生接到了洗车行,开始教他们洗车。

对于普通人来说,只需1个小时就能掌握洗车的全部流程。但对于培智生而言,一个动作可能都要重复教几十遍他才能做好,而且还时常混淆、遗忘步骤。为此,苏长奎让每个学生只负责一个环节,而且把程序精准量化,如清洁门板需要先喷3下清洁剂,再擦拭10下。7种不同颜色的毛巾对应7个不同的工序。大家通过流水作业,共同来完成洗车任务。

虽然学生们学得比较吃力,但是干起活儿来专心、投入,从不偷懒,洗车质量也不比普通人差。这让苏长奎看到了希望,也有了信心。

于是,校企双方共同努力,为培智中专生设立了“洗车课程”,并针对学生的特点,确定了“边学边实践”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转移到“德爱小哑匠”体验行,一边讲解洗车流程,一边指导学生反复学习、练习,帮助他们加深记忆,学以致用。

今年5月,由苏长奎创办的沧州喜憨儿洗车中心正式对外营业。市特教学校职业中专部的9名培智毕业生也在这里迎来了第一份工作。他们踏实肯干、认真细致,赢得了顾客的广泛认可。

如今,这9名毕业生不仅能够自食其力,而且逢年过节还会用工资买礼物送给爸爸妈妈。家长们既惊喜又感动,对学校和企业充满感激之情。

暖心相伴

他是老板更是朋友

无论是听障生还是培智生,实习期间,苏长奎不仅管吃住,而且安排专人照顾孩子们的日常起居。对于培智生,他更是关怀备至。

要想完成洗车全流程,相互之间的配合很重要。发现有个孩子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太合群,苏长奎就买来零食,让他分发给大家。在分发过程中,苏长奎鼓励孩子与小伙伴们握手、拥抱,拉近彼此的距离。然后,他又让这个孩子给做得比较好的同事帮忙打下手,从而逐渐融入到集体之中。

培智生的自尊心特别强,有时受到批评,轻则垂头丧气,重则痛哭流涕。每当这时,苏长奎就采取冷处理,让孩子静下来想一想,让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他再买些好吃的给孩子,或是带孩子去公园里散散步,悉心予以安慰。

就这样,在这里工作的培智生们与苏长奎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大家都把苏长奎当作了朋友和亲人。

2024-11-13 本报记者 赵玉洁 市特教学校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45879.html 1 校企携手 圆特教学生“就业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