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6日
第3R版:

孟村王林村农家妇女刘乐

巧手编织彩色气球 用心开创“甜蜜事业”

刘乐制作气球玩偶

本报记者 邢 程 摄影报道

11月13日,记者来到孟村回族自治县辛店镇王林村村民刘乐的家中时,不禁被眼前的场景所震撼。“熊猫”“蜜蜂”“小黄鸭”“蚂蚁”“白雪公主”“蜘蛛侠”……并不算大的房间里,布满了造型各异的气球,不知情的人会以为这里要举办一场派对。“这些气球都是我按照客户要求制作的。”刘乐将记者让进屋子,又忙着给气球打气、测量大小……没多久,她又编出一个“母子虎”造型的气球。

今年42岁的刘乐原本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自从10多年前接触气球编织之后,慢慢地,她成了一位不折不扣的气球编织达人,凭借一双巧手,圆了自己的创业梦想。

奔赴河南学艺

“生活在农村,从小目睹父辈在田间忙碌,我从来没想过编织气球会成为自己的一份事业。”刘乐说,她第一次听说编织气球还是在12年前。一次,她去村里赶集,从村民口中听说河南有一位手艺人靠编织多种花样的气球挣了钱,立马来了兴致,想尽办法要来了这位手艺人的联系方式,打算学习这门手艺。

去河南学艺,路程并不近。考虑到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刘乐一度打起退堂鼓,但爱人得知她的想法后,对她十分支持。“不只你要去,我还要跟你一起去!”为了能让刘乐圆梦,爱人和她一起奔赴河南。

到了河南,开始系统学习气球编织技术后,刘乐和爱人愈发坚信他们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小熊”“玫瑰花束”“花篮”……老师技术高超,编织的气球样式新颖、种类繁多,让刘乐和爱人越看越喜欢。

许是比其他学员心里多一分喜欢,刘乐学艺时总能第一个掌握要领,她编出来的作品也比其他学员的更加精细美观,就连老师都夸她有天赋。

仅仅学习了5天,刘乐就被老师带着去威海参加了一个大型活动。“有了这次经历,我眼界开阔了不少,也了解了做气球派对的主要流程,回家创业的信心更足了。”

农村妇女变身场景策划师

小到一束玫瑰花、一个小动物,大到心形摆台、拱门等,慢慢地,刘乐能够制作的气球编织造型越来越多,她的技艺也愈发精进。

学成归来后,刘乐对未来充满信心,于是在老家开了一间气球场景布置工作室,专门承接气球派对业务。

然而,万事开头难。“气球场景布置是什么意思?”“你能做哪些造型?”……由于当时场景策划还是新事物,很长一段时间里,每逢工作时间,刘乐总是徘徊在各家婚庆公司门口发传单,向客户推介业务。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刘乐的执着与努力,吸引不少人前来咨询、洽谈合作。

“场景布置是一份工作,更是一门艺术,需要全情投入。”这是刘乐常说的一句话。短短两年时间,她凭借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成功收获了一大批顾客。

不过,这份工作看起来美好,干起来却着实辛苦。因为没有固定工作时间,刘乐常常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有时凌晨三四点钟,她就要赶赴工作现场,提前做好各项工作。

“记得有一次,为了赶制一位保定客户的订单,我从下午5点就开始编气球,一直编到第二天天亮。上千个气球的编织任务,都是我一个人完成的。”刘乐回忆起创业时的艰辛仍难免心酸。她说,那时候,自己只知道拼命。“很多时候,我们要搭棚、裁板、接灯,人手不够时,我就要身兼数职,既当电工还当木工,登高爬梯更是避免不了的。”刘乐说,这份事业让她变成了“万能人”。

保持激情和动力

这些年,最让刘乐感到高兴的,莫过于做着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工作虽然很辛苦,刘乐却乐此不疲。每当她参与布置的气球派对场景获得客户认可时,她仍会像初入行的新人一样,高兴得手舞足蹈,开怀大笑。

多年来,刘乐有个习惯,她会在闲暇之余录制一些小视频,分享生活中的各种“小美好”“小确幸”,也会把不同造型气球的制作流程记录下来。

“真没想到,这些年,仅介绍气球编织方法的视频,我就录制了600多段。每次翻看这些视频,我都会有一种成就感。”刘乐开心地说道。

如今,刘乐不仅在孟村有固定客户,她还凭借优良的口碑,得到了周边县市群众的认可。结婚、订婚、开业、乔迁、生日宴……但凡有庆祝活动,朋友们就会看到刘乐忙前忙后的身影。不仅如此,还有不少人专程找到刘乐,希望能向她学习技艺。“除了技术,我更想向大家传递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她说。

2024-11-16 孟村王林村农家妇女刘乐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46258.html 1 巧手编织彩色气球 用心开创“甜蜜事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