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一大早,49岁的王凤祯背上一只鼓鼓囊囊的单肩包出门了。她的包里有医用口罩、消毒湿巾、透明文件袋、记事本、充电宝、雨伞等日常用品,还有水、面包、巧克力、鸡蛋等。这些都是王凤祯为患者准备的。
王凤祯是泊头市的一名陪诊师,入行已经3年了。她的工作主要是陪同就医不便或无人陪同的人员就医。
“其实陪诊师不只是替患者排排队、跑跑腿这么简单。看病是件大事,我必须对客户负责,尽量把就医过程中的细节都考虑到。”王凤祯说,为了节省患者就医时间,她把沧州市和泊头市各大医院的布局、就诊流程、知名专家等熟记于心。
在王凤祯看来,陪诊师就是患者的“临时家人”,不仅要做好患者、家属、医生之间的沟通工作,当患者或家属急躁、情绪低落时,还要给他们一些情感上的安慰,成为他们的依靠。几个月前,一位宝妈联系王凤祯说,孩子半夜发高烧,而丈夫在天津工作,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急需王凤祯的帮助。王凤祯上门接娘儿俩时,这名宝妈急得手忙脚乱。一路上,王凤祯不断安慰她,减轻宝妈的不安。
能够帮到患者,让他们的家人安心,是王凤祯坚持做陪诊师的动力。前几天,王凤祯接到电话,一位在外地工作的年轻人说,父亲头晕、四肢无力,希望王凤祯带父亲去沧州市中心医院做检查。王凤祯放下电话后,立即赶到老人的住处,将老人带到医院。陪诊过程中,她一直细心地扶着老人,并协助老人和医生沟通病情。等老人的家人赶到医院,王凤祯已经帮老人办理好了住院手续。她把老人的检查报告、用药方法、注意事项等仔细交代给客户才放心离开。“医生检查说老人是突发脑梗,幸亏送医及时。客户见到我连连道谢,我感觉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王凤祯说。
如今,王凤祯建立了自己的陪诊师团队。“陪诊师是一个有温度的服务职业,希望通过我们贴心的陪护,给患者带来便利,也让陪诊师获得更多认同。”王凤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