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
第02版:02

鼓励体育用品企业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标准引领,助“沧州造”体育器材闯世界

近年来,沧州市坚持以标准化引领体育用品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体育用品品牌,涌现出泊头张孔杠铃、海兴益奥特、盐山启帆等一批品牌企业,越来越多的“沧州造”体育器材走向世界。

近日,记者走进企业生产车间,实地探访“沧州造”体育器材闯世界背后的故事。

以标准助推产品品质提升

11月19日,走进位于泊头市的河北张孔杠铃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人将一片金属芯放入注胶机的模具中,设定程序后按下操作按钮。注胶、硫化、开模、脱模……40分钟后,一个1.5公斤重的黄色杠铃片呈现在眼前。

“这款杠铃片是我们的专利产品,使用自主研发的一体压制成型技术,金属芯与橡胶一体成型,稳定性好。”河北张孔杠铃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国说。今年10月,公司为2024年“津威杯”全国举重冠军赛提供18套举重器材、60根杠铃杆,其中就有这种杠铃片。该公司成立技术研发团队,每年至少拿出销售收入的15%用于研发。目前,该公司拥有17项国家专利,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与品牌影响力。从家庭作坊起步,历经40多年发展,该公司已成为国家举重器材标准起草单位、国际举重联合会合作伙伴,产品销往142个国家和地区,为30项世界级举重赛事供应器材。

近年来,沧州市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鼓励体育用品企业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目前,沧州体育制造产品已涵盖场馆看台、塑胶场地、健身器材、球类器材等多个类别,市场不断扩大。

以标准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11月19日,在位于盐山县的河北启帆教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机加工车间,钢管被放置焊接工装后,一台焊接机械手便开始自动焊接。不一会儿,一个乒乓球台的托架便焊接完成。为了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公司引进焊接机械手、激光切管机、激光切板机等多台自动化设备。这些设备通过精确控制,可确保相关环节按照设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实现生产过程标准化。

该公司成立于2013年,集研发、生产、销售健身器材和体育器材于一体,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近年来,沧州市积极组织企业与相关专业技术委员会进行对接,让企业了解、参与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掌握产业发展方向。深化企业技术改造,鼓励引导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对标国内外领先企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方向,加快设备、工艺等改造升级。推动产业数字赋能,积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体育用品产业的应用,提升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和质量管理水平。

以标准催生更多“领跑者”企业

切割、焊接、清理、喷涂、组装……11月19日,位于海兴县的沧州市益奥特体育装备有限公司健身器材生产车间内,普通的钢管材料经过12道工序后,变成一台台户外健身器材。

“这台自发电平推划船训练器是我们自主研发的专利产品,通过运用自发电技术,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可以语音播报运动时长和热量消耗,还可以给手机充电,主要应用于体育公园、健身广场、健身中心等健身锻炼区域,很受欢迎。”该公司副总经理杨满海说,该款产品在2024(第41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产品评选活动中荣获创新型室外健身器材产品金奖。

海兴体育器材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现有体育器材企业216家,从业人员9000余人,体育器材产业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是沧州市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之一。

沧州坚持龙头领跑,品牌打造,以标准化引领产业发展,提高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引领能力和竞争力。利用现有体育用品产业基础优势,鼓励和支持海兴、盐山等县(市、区)建立专业园区,引导企业集聚发展,带动体育用品全产业链发展。以海兴县、盐山县等产业集群强链补链延链为重点,围绕新材料应用、智能科技、设计研发、品牌打造等方面,对重点企业进行提档升级。

王雅楠(11月25日《河北日报》)

2024-11-30 鼓励体育用品企业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47686.html 1 标准引领,助“沧州造”体育器材闯世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