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1日
第01版:01

南皮县开展多元化帮扶——

以“有爱”之手帮助残疾人“无碍”就业

本报记者 王汝汀 本报通讯员 南宝通 李 飞

日前,记者在南皮县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看到,几名残疾人正围坐在一起插花。在他们耐心、细致操作下,一束束红色仿真花竞相“绽放”。“我们在这里住,既可以得到全方位的照顾,又能靠打零工增加收入,感觉心里很踏实。”正在插花的姜文俊说。

南皮县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由中国残联和南皮县人民政府共同打造,是一所公益性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为有需要的残疾人提供生活护理、康复训练、职业技能培训、辅助性就业等服务。“在尊重个人意愿的前提下,我们会根据入住者的身体情况,安排适合他们的零活儿,让他们靠自己的劳动赚取收益。”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给残疾人就业提供方便,沧州科威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也入驻了这家托养服务中心。“我们生产的零部件具有精密、小巧的特点,一般不需要太多体力,很适合行动不方便的人。”公司负责人李运祥说,除了为托养服务中心的残疾人提供打零工的机会,他还吸纳一些残疾人进入公司工作。经过培训和锻炼,这些残疾工人们掌握了“一技之长”,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患有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李文超,大专毕业后一度找不到心仪的工作。一筹莫展之际,沧州科威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毫无相关工作基础的李文超,在公司培养下逐渐成长起来,如今已经是公司的骨干力量。“现在我完成了买房、娶妻、生子三件人生大事,也在这份工作中找到了自信和目标。”李文超说。

在位于南皮县龙门寺村的南皮森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残疾村民王红英坐在自动擦片机旁熟练地操作。“我今年3月来到这里工作,公司对我很照顾,也一直在鼓励我好好工作,现在我平均一天能挣100来块钱,用自己的劳动收入贴补家用。”王红英说。

“我亲身体会过找工作碰钉子的难,也深知对于残疾人士来说,一份工作可以带来精神和物质上的巨大能量。”南皮森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朱玉森说,只要是残疾人可以胜任的工种,他都会考虑优先录用残疾人。

34岁的张迪曾因意外导致脊髓损伤,一度对未来失去了信心。了解到张迪从事过电焊工作,朱玉森便邀请他到公司去看看,“你的两个手没毛病,如果到我公司干活,手慢的话一天挣50块钱,手快的话能挣80块钱。”到公司参观那天,张迪多年的心病一下子解开了——公司里有很多残疾员工,都能靠双手挣钱,为什么自己不能?朱玉森为张迪安排了在家焊接工件的工作,让张迪靠自己劳动挣钱,重拾生活的信心。

在南皮县,以“南皮森乾”“沧州科威”为代表的爱心企业,主动关注、接纳残疾人,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掌握了工作技能。同时,南皮县相关部门积极探索残疾人就业渠道,帮助3000余名残疾人圆了就业梦。

除了为残疾人提供传统手工技术岗位,南皮县还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在直播带货领域为残疾人提供帮助。去年,南皮县残联主办了残疾人电商直播带货培训班,培训内容涵盖电商基础知识、直播技巧、视频剪辑等多个方面,让参加培训的残疾人对直播带货有了深入了解和浓厚兴趣。今年成立的“品味南皮”助农助残电商直播基地,还为残疾人搭建了直播带货、推介特色产品的平台。

“通过网络直播,我们接触到了更多客户,销量比以前更大了。”入驻直播基地的吴立侠说,以后会继续加强学习,用好这个平台,同时在直播工作中吸纳更多残疾人,为他们提供就业增收的机会。

2024-12-01 本报记者 王汝汀 本报通讯员 南宝通 李 飞 南皮县开展多元化帮扶——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47722.html 1 以“有爱”之手帮助残疾人“无碍”就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