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吴桥县桑园镇的康富食用菌有限公司的大棚,看到一排排架子上摆放着一个个菌棒。这些菌棒上长出的菌菇是金黄色的,让人觉得十分稀奇。
“这是金耳菌,因为颜色金黄,又称黄木耳。金耳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食药兼用菌,近年来备受消费者的欢迎。”公司负责人王军介绍。
王军是一名“80后”,以前是做建筑工程的。去年,他的朋友尝试种植食用菌,获得了不错的收益。王军参观朋友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后动了心,回家后便在桑园镇流转了28亩多地,投资300多万元建起食用菌种植大棚。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在饮食上追求绿色健康。金耳菌富含胶原蛋白,口感细嫩,有‘植物燕窝’的美誉。不仅如此,其种植方式绿色,是不可多得的优质食用菌。”王军说。
但是,种植户要想产出优质金耳菌,需要经过菌包制作、灭菌、接种、发菌等多个环节的考验。尤其是在出菇阶段,金耳菌对大棚的温度、湿度等要求严格。为此,王军建设的食用菌种植大棚与传统大棚大不一样。“我建的棚是智能大棚,安装了可以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的设备,能为金耳菌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有了智能大棚,我一年四季都可以种金耳菌。”
为了能顺利产出金耳菌,王军还专门请来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生产。但是,即便如此谨慎,他的金耳菌种植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第一批金耳菌长势并不好。经过专家分析,原来是水质不符合生产要求。于是,我专门买来净水设备,将灌溉用水改为纯净水,这才种出了高品质的金耳菌。”
“金耳菌种植周期短、产量高。像这样的一个长菌棒能长出4朵金耳菌,整个生长季能长两茬金耳菌,共能产0.5公斤金耳菌。每公斤金耳菌能卖到20多元钱,收益还是不错的。”获得丰收,王军十分高兴。
除了面向酒店、商超销售新鲜的金耳菌,康富食用菌有限公司还正在开发金耳羹产品,希望通过精深加工进一步提高金耳菌的附加值。
“采完这茬金耳菌后,我还计划统一粉碎废弃菌棒,用其种植蒜苗,这样不仅能实现绿色循环利用,还能增加收益。”王军说,下一步,他还要扩大金耳菌的种植规模,增添深加工设备,打造优质金耳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