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超男 张润花
截至目前,平台累计注册39476户,共为6937家企业提供近57亿元贷款支持,综合考评居全省第一——致力于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忧的“数字工商联”平台,在沧州牵起一串漂亮的“数字”。
“数字工商联”平台是省工商联与建行河北分行联合开发的智慧平台,旨在对民营企业贷款申请提供“一站式”服务。为了让“数字工商联”充分惠及沧州民营企业,市工商联与建行沧州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通过召开政银企对接会、入企走访等方式,积极宣传推介“数字工商联”平台,帮助中小企业搭建便捷的融资桥梁,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沧州的这一经验做法,已在全省范围内宣传推广。
业务办理“秒批秒贷”
“数字工商联”让贷款高效又便捷
近日,沧州芬琳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巧燕登录数字工商联平台,通过录入经营情况、信用信息、行业认定称号、企业资质等,成功注册为平台会员。企业负责人点击平台页面的“一键认证”按钮,系统根据先前录入的信息,很快就自动测算出企业可享受的最高贷款额度。企业负责人随即在平台上申请贷款,从测算额度起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这笔来自建行沧州分行的贷款就成功到账,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以前申请贷款需要线下提交材料,且审核周期较长,贷款利率也相对较高。使用建行的‘工商联数据贷’,不仅操作方便、放款快,利率也低了将近一半。”企业负责人说。
在“数字工商联”平台,300万元以内信用贷款实现线上直接审批,省去线下评估、担保等环节,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大幅提升融资效率和信贷获得率。此外,平台还能为民营企业提供经营画像、政策查询、信用修复等服务。目前,沧州在平台注册企业已覆盖全市15个营业收入超百亿产业集群。
提升平台知晓率、使用率
市工商联入企走访“不停歇”
“‘数字工商联’平台的推广和使用,可以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贷款贵等问题,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市工商联副主席、直通办主任刘泽胜说。
“围绕平台推广工作,我们市工商联党员干部多次碰头召开推广专题会议,探讨推广方案,并与建行沧州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合作范围、合作方式及责任分工,成立由双方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数字工商联平台推广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职办公室,成立了由县、市两级工商联、建行80多名业务骨干组成的专班团队,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党员攻坚、团结协作、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确保高质高效完成平台注册推广工作。”刘泽胜说,为了做好平台推广工作,市工商联、市直通办、建行沧州分行的工作人员坚持入企走访,主动对接有潜力、信用好的优质中小微企业,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向他们介绍“数字工商联”平台的服务范围和作用,“手把手”指导企业注册、登录、认证、测额,极大提升了数字工商联平台的注册量与使用率。
“目前,我们已经走访商协会及企业270余次、5000余家,深入企业内部,通过亲看、亲问了解企业真实需求,为他们提供精准有效的融资方案。”刘泽胜说,走得远、走得多不是难点,难点是要让广大企业充分了解和认可“数字工商联”平台,让平台的价值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
提供平台增值服务
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
在推广“数字工商联”平台的过程中,市工商联创新实行解难式推广、对接式推广方式。
解难式推广,就是借助“数字工商联”平台,为企业提供金融贷款、政策支持、商会管理、企业融资、信用修复、上市辅导等多项在线服务。依托“数字工商联”平台数据共享机制,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企业画像,有针对性地提供贷款融资、政策查询、信用修复等综合服务,解决了民营企业融资难、信息不对称、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对接式推广,就是市工商联联合市税务局、市人社局、建设银行沧州分行,开展“五个一”活动(即走访一批民营企业、开展一次督导帮扶、组织一场银企对接、开通一个经济专栏、办理一批贷款业务),共同举办13次政税银企对接会,实现银行给小微企业贷款、人社局给贷款贴息、税务局给减税降费,借助平台为2300余家小微企业贷款近10亿元,为更多小微企业做强做优引入“金融活水”。
与此同时,市工商联积极构建“直通车”政企沟通机制和“仲裁中心”纠纷调解体系,企业可以通过“市政企直通车综合服务平台”直接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政府部门则能够及时响应、有效处理,在促进政企互动、化解经济纠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目前,全市共解决企业反映各类诉求问题及意见建议109件,化解经济纠纷89件,极大促进了全市营商环境优化与县域经济发展。
聚焦沧州重点产业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必然要求。当前,沧州县域产业规模化发展的“聚变”效应日益凸显,全市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达到40余个,在全省占比位居第一,产业集群正在科技创新赋能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市工商联的牵线搭桥下,建行沧州分行重点聚焦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主动对接企业、服务企业,积极为中小企业解决资金难题,以点带面助力产业集群规模化发展。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解我们的燃眉之急,真的太感谢了!” 沧州悦华纸业公司经理任素珍激动地说道,近几年企业发展曾一度遇到困难,资金被原材料占用,急需270万元贷款盘活,如果不能贷到这笔钱,企业就有破产的危险。
任素珍将企业情况反映给了河北沧州市企业家直通车办公室的数字化直通车综合服务平台,市直通办工作人员立刻做了记录,企业家直通车机制立即启动,高效运转。一方面联系贷款银行,另一方面帮助企业联系人社局,最终,中国建行银行沧州建行住房城建支行提供了贷款,市人社局创业贷款担保中心为贷款提供了贴息,不到3天时间就将企业贷款批了下来。
民营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然而,当前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不少民营企业面临转型升级关口。
“针对沧州产业发展多元化的特性,我们选择主动下沉,深入企业一线,到各县(市、区)的特色产业企业内部实地考察,了解企业发展实情,倾听发展难题。尤其关注民营企业的现状,调研挖掘融资难、贷款贵背后的原因,这些原因包括担保能力不足、担保成本高、信用观念薄弱、信息不透明等等。”刘泽胜说。
原因已经查出来了,那么接下来就是解决问题。立足问题本质,市工商联与直通办充分发挥“数字工商联”平台数据整合作用,并与建设银行深化战略合作,通过专属智能画像,准确、高效评估企业信用状况,企业普遍反映通过平台融资,省去了线下评估、担保等环节,时间成本、融资成本均大幅降低,融资效率、信贷获得率大幅提升,贷款周期从过去的1个月缩短到最快3个小时。
立足我市黄骅、河间、海兴、盐山等8个县(市、区)15个特色产业,建设银行沧州分行在全省创新推出“旱碱麦产业支持贷”“工艺玻璃贷”“驴火云贷”“银耳贷”“冬枣贷”等38种数据贷产品,有效解决部分个体工商户、农业合作社等线上无法测额的问题。同时,通过平台加速惠企政策的共享与落实,实现了银行、人社、税务等多部门的一站式综合服务,惠企政策进一步落地见效,企业获得感满意度提高。
数据是生硬的,但也是市工商联服务企业务求实效的最好证明。经过多种推广方式,我市“数字工商联”平台的注册量与使用率始终走在全省前列,促进企业活跃度持续提升,助力沧州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