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3日
第03版:03

新华区八旬“收藏达人”叶炳文

“淘”来“旧时光” 捐给新农村

本报记者 邢 程 摄影报道

叶炳文的藏品在河间市西文庄村民俗馆展出,深受参观者喜爱。

11月27日,叶炳文围着小区转了好几圈,看见硬纸板,就赶忙捡起来抱回家。邻居们见了,都不理解叶炳文的行为。原来,他要用这些硬纸板打包家里的老物件儿。

叶炳文今年80岁,现居新华区,祖籍是河间市行别营镇西文庄村。2006年,退休后的叶炳文开始收集老物件儿。18年来,他收藏的物品超过7000件。日前,叶炳文听说老家的民俗馆扩建,他决定把这些藏品捐给民俗馆。

“前些日子,村里派大货车来拉过一批。零零散散的老物件儿太多,赶上我回老家,也会顺便往回捎。”叶炳文说,打包这些老物件儿需要很多硬纸板,因此他常去小区里收集。在他看来,能为自己收集的老物件儿找个新“家”,为家乡文化事业出一份力,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叶柄文清晰记得,他的第一件“藏品”是在古玩市场上“淘”到的一架耧车。

从那以后,叶炳文对收藏农耕器具着了迷。有了耧车,他又开始找犁、耙、锄头、镰刀等。为了“淘”到这些老物件儿,他经常到周边的村里“寻宝”。

叶炳文说,他从没想到搞收藏还会“上瘾”。这些年,他经常外出寻找可心的“宝贝”,足迹遍及北京、天津、山东、山西等地,光攒下的火车票就已装满了一个大盒子。

“虽然现在日子过得好了,但人不能忘本。每当看到这些老物件儿,我总能想起老辈人辛勤耕耘的场景,也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叶炳文说道。

叶炳文平时很节俭,但购买喜欢的老物件儿时,他一点也不吝啬。每隔几天,他就要去周边的古玩市场转一转。油灯、水壶、陶罐、画报、徽章……这些年,叶炳文买了很多。

“我特别喜欢早年收藏的一台手摇留声机,当时我花2000元买下了它。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台留声机维修后仍能正常播放唱片。”对于自己收藏的老物件儿,叶炳文视如珍宝。在他看来,每一件藏品都诉说着一段往事。

前段时间,叶炳文得知老家河间市行别营镇西文庄村将扩建民俗馆的消息后,专门找到村“两委”,表达了愿意把藏品无偿捐赠给村里的想法。

“这些藏品见证了历史,我希望更多年轻人通过它们了解过往岁月,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他说。

看着自己这些“宝贝”陆续搬进新“家”,叶炳文虽有不舍,但仍感觉很欣慰。在他看来,这些年,他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2024-12-03 本报记者 邢 程 摄影报道 新华区八旬“收藏达人”叶炳文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47877.html 1 “淘”来“旧时光” 捐给新农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