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4日
第05版:05

新华区化建社区织密网格服务、多方共治、志愿服务“三张网”,破解社区治理难题—

织密“三张网” 开出“好药方”

本报记者 祁 洁

▲社区网格员到小区走访。

▲社区活动形式多样。

▼志愿者打扫小区卫生。

社区治理工作如同大夫看病一样,只有把好脉,才能对症下药。新华区化建社区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不断细化网格管理、创新议事形式、壮大志愿服务力量,为社区治理开良方。

主动“问诊”

一网“兜”起大小事

近日,新华区化建社区网格员狄焕君在化建小区走访时发现,56号楼3单元楼下堆着许多建筑垃圾和杂物,影响了居民出行。

狄焕君向居民了解得知,最初56号楼3单元楼下堆放的仅是一些建筑垃圾。后来,这家往那儿放点儿杂物,那家把旧马桶、旧沙发也堆到了那儿,渐渐地,那儿就成了一个“大垃圾堆”。

“楼下堆的东西有您家的吗?有的话您要是不要了,我们就找人清走了。”狄焕君和56号楼楼长、单元长分头入户,挨家挨户确认情况。最终,社区协调来车辆,把56号楼3单元楼下的建筑垃圾和杂物都清走了。

“清理建筑垃圾和杂物那天,许多热心居民主动帮忙。”化建社区党委书记魏诗阳介绍,过去,许多居民对小区的事情不关心,而如今,小区里有啥事情需要帮忙,居民们积极响应。

居民主动关心小区事务,源于化建社区推行的精细化网格服务新模式。化建社区辖区内有化建小区和石山新天地小区两个生活小区,共有居民4000多人。为及时了解居民诉求,社区将辖区生活小区以楼栋为单位划分为11个网格,每个网格的网格员由社区工作人员担任。平日里,网格员定期对自己所负责楼栋的居民进行走访。一旦发现居民有亟待解决的难题,网格员能在网格内解决的尽快协调解决。不能在网格内解决的,网格员再向社区“两委”成员汇报,由社区“两委”成员帮着协调解决。

如今在化建社区,小网格“兜”起辖区大小事。今年以来,通过网格员上门“问诊”,化建社区辖区内路面破损、井盖塌陷、楼顶漏水等多项难题均顺利得到了解决。

多方“会诊”

群策群力解难题

在化建社区辖区小区内,经常能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商量事情。

前几天,化建小区63号楼5个单元的下水道都堵了,魏诗阳接到居民反映后,立即召集楼长、居民代表在楼下商量解决办法。

“下水道堵了,影响了大伙儿的正常生活,这事得抓紧解决。咱们分组行动,有人负责挨家挨户征求意见,有人负责联系施工队,这样更节省时间。”魏诗阳开门见山地说。

“大家多联系几个施工队,看看哪个施工队给的报价低。费用定下来,咱们尽快把居民分摊的钱收齐了。”“不行就多找几位居民帮帮忙。”63号楼楼长和热心居民纷纷提建议。

当天,社区工作人员、楼长和居民代表协商之后就分头行动。很快,化建小区63号楼5个单元的下水道都被疏通好了。

为解决辖区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化建社区推行多方“会诊”议事新模式。辖区哪儿出现难题,社区工作人员就召集相关人员共同商量解决办法。渐渐地,许多居民发现自己反映的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或者自己提的建议得到了采纳,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联合“义诊”

志愿服务送上门

近日,化建小区内来了一群“红马甲”。这些“红马甲”,有的在清理小区楼道内的杂物,有的在粉刷楼道墙面。“我给你搬把椅子过来,你站在椅子上刷高处的墙。”“我帮着你们一起清杂物。”现场,不时有居民加入进来。

这群“红马甲”,是化建社区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由社区工作人员、热心居民、“双报到”党员和包联单位人员组成。平日里,这些人经常到辖区小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除了社区志愿服务队,化建社区还有一支特殊的志愿服务队——星光艺术团。星光艺术团由辖区一些爱好文艺活动的老年人组成。这些老年人不仅积极参与辖区文艺活动,还主动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如今,在这两支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的影响和带动下,化建社区好人好事蔚然成风。

居民刘虎从事家政服务行业,辖区哪儿下水道堵了,每次他都主动帮忙;孙儒利干家装,社区召集志愿者粉刷小区楼道墙面,他积极报名;居民何丽珠多年来一直为辖区老年人义务理发……魏诗阳说,光化建小区这一个小区的热心人就数不清。社区每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许多热心居民抢着报名。居民们都说自己不能光享受服务,也得为社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社区治理工作如同大夫看病一样,只有把好脉,才能对症下药。”魏诗阳介绍,社区将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织密网格服务、多方共治、志愿服务 “三张网”,有效破解社区治理难题。

2024-12-04 本报记者 祁 洁 新华区化建社区织密网格服务、多方共治、志愿服务“三张网”,破解社区治理难题—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47995.html 1 织密“三张网” 开出“好药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