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4日
第07版:07

整治形式主义须端正“五观”

李 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持续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出部署,明确提出要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坚定决心。笔者认为,整治形式主义须端正“五观”。

端正“政绩观”,谨防精神上的“软骨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消除形式主义的基本保证。倘若党员干部政治信仰缺失,精神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症”。要常给党员干部“照心电图”“查心音”,纠正个别党员干部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式的工作方式和为官一任快速升迁的“短跑”思维,坚决纠治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目标干到底,干出群众满意、社会需要的实事。

端正“求实观”,谨防工作上的“迷失症”。形式主义者经常走过场、放空炮,使用“上有指示、下有对策”的手段,反映出工作不上心、干活不耐心、思想不用心的本质。实事求是、追求实效是克服形式主义的利器。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谨记“实”字打底,虚实结合,持续不断地在“涉滩”“爬坡”“闯关”中砥砺意志品质,时刻保持“抓铁有痕”的狠劲、“水滴石穿”的韧劲,对照蓝图宵衣旰食,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端正“为民观”,谨防服务上的“冷漠症”。有的党员干部虽然天天和群众打交道,但是群众心里想什么不清楚、遇到了哪些困难不知道、需要什么也不过问;有的党员干部在群众面前耍“派头”,官不大架子不小,讲话满口官腔、办事指手画脚,引起群众的反感;有的党员干部落实工作上下一般粗,比着葫芦画瓢,没有把上级的要求与本部门的具体情况紧密结合,工作费力不少,但效果不佳;还有的党员干部办事凭想当然,自以为是,不听取群众意见,也不尊重客观实际,把容易的问题复杂化,最后人为地制造了一些矛盾和问题。这都是“官本位”和特权思想在作祟。

共产党人不能侵害群众利益、漠视群众诉求,更不能当脱离人民的特权阶层。要深刻懂得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端正“事业观”,谨防作为上的“形式症”。一些领导干部不思进取、为官不为,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满足于做四平八稳的“太平官”,患得患失、避重就轻,造成得过且过,对工作不尽心尽力、对事业不尽职尽责,上班心不在焉、做事蜻蜓点水,最终变成了外花里空的“绣花枕头”。党员干部要把关注点放在练好内功、涵养精神上,用真心、真情服务群众。

端正“价值观”,谨防权力上的“滥用症”。革命理想高于天,事业责任重于山。要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权力,保持崇高的精神境界,锻造共产党人的道德情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修炼个人品德,涵育家庭美德。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禁止群众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共产党员的道德力量来推进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要通过日常言行引导人、教育人、感染人、鼓舞人,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高尚的人格力量凝聚人心、带动群众,为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024-12-04 李 洋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48011.html 1 整治形式主义须端正“五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