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5日
第02版:02

“一斤肉价随礼”值得推广借鉴

刘 杰

近日,湖南省株洲市龙匣村的“一斤肉价随礼”风俗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据媒体报道,村民在办婚丧嫁娶酒席时,乡亲们按当下一斤肉的价格折现送上礼金。村里老人们说,这“一斤肉价随礼”是老一辈传下来的规矩。不仅如此,村里还规定婚丧嫁娶的每桌酒席价格要控制在300元以内,这已经成了村规民约。笔者为这样的做法点赞。

在人与人交往中,总少不了人情世故,遇到婚丧嫁娶也免不了礼尚往来。但在一些地方,“份子钱”越来越高,一些人甚至把随礼多少作为衡量交情深浅的标准。人情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一个现实问题。笔者认为,此风不可长。相比之下,龙匣村的“一斤肉价随礼”既保留了朴素的情感交流,又不增加彼此的负担。

山东省淄博市南太合村还保留着“五毛钱随礼”的风俗。在这个村,村民家办喜事时,除了直系亲戚和关系甚好的“硬亲戚”,其他乡里乡亲统一只随五毛礼金。即使有人多给,主家也会只留五毛钱,把其他钱退回去。

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好了,或许在某些人眼里,“一斤肉价随礼”“五毛钱随礼”,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是从社会层面来看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一斤肉价随礼”“五毛钱随礼”礼金少,每个家庭都负担得起;另一方面,统一的标准也让大家减少了互相攀比的心理。大伙儿不再因礼金多少而纠结,更注重情感交流与互动,“礼轻情意重”,让人际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这对于建设文明乡村、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

很多简约质朴的风俗能够传承至今,既依靠村民的自觉坚守和践行,也离不开基层组织的有力引导。从民间自发的默契约定到村规民约的明文规定,这不仅是制度层面的有力固化,也体现出基层治理在移风易俗进程中的智慧与担当。“一斤肉价随礼”“五毛钱随礼”都是移风易俗的典型案例,也为我们推进移风易俗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对于那些传承下来的好风俗,我们要因地制宜地加以引导,大力弘扬。

2024-12-05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48121.html 1 “一斤肉价随礼”值得推广借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