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辉 承德市中心医院
偏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偏瘫患者可以通过早期介入与持续治疗,让身体的功能逐渐恢复,从而提升生活质量。本文就从偏瘫患者的康复之路角度进行详细的介绍,其中包括早期康复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中医康复治疗、心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方面。
一、早期康复介入
患者偏瘫之后,如果病情表现稳定,且症状没有继续发展的迹象,需尽早开展康复治疗。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可以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尽快地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患者死亡及残疾的风险。
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早期阶段,康复治疗包括正确摆放体位,如帮助患者定期翻身,使肢体处于功能位,从而预防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等一些并发症。通过早期康复介入,患者在卧床时就能获取本体的感觉输入,如进行肢体的主动或者被动训练,以增强运动意识。
二、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方法主要通过运动疗法、手法治疗以及牵引治疗等方式,可以促进患者肌肉力量的恢复,并提高关节的活动度及平衡能力。在物理治疗开展之前,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以保障治疗的效果。
在运动疗法中,包括主动运动、被动运动以及抗阻运动等几种。主动运动即患者自己主动开展肢体运动,随着肌力的逐渐恢复,再逐渐提升运动的难度及强度;被动运动则是通过医护人员或者家属帮助患者进行肢体活动,这对早期肌力偏弱的患者适用;抗阻运动则通过应用哑铃、弹力带等工具来增加肌肉的负荷,从而让肌肉力量提升。
除此之外,物理治疗还有如热疗、光疗、电疗等,这些方法也可以通过对神经肌肉的刺激,来改善血液循环及代谢,从而促进康复。
三、作业治疗
作业治疗具体是指根据患者的肢体活动度及日常生活所需,设计出一些针对性的作业活动,如穿衣、洗漱、吃饭等,旨在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手部功能,同时也能让患者的生活及工作能力得以逐渐恢复。
在作业治疗开展之前,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在作业治疗中,让训练的难度及复杂度逐渐增加。比如刚开始作业治疗时,吃饭时可以先进行简单的抓握动作,之后再逐渐往使用筷子的方向过渡,使患者逐渐能操作一些复杂的动作。
四、中医康复治疗
对于偏瘫的康复治疗,中医会应用到针灸、推拿等方法,这也有较好的疗效。针灸通过对穴位的刺激,调节气血的运行,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推拿可以让肌肉紧张的状态得到缓解,使肢体的血液循环得以改善。
中医康复治疗注重整体调理,通过对经络疏通、调和气血等,达到促进患者身体自我修复加速的目的。中医康复治疗时可以和其他康复手段联合应用,以提升治疗效果。
五、心理康复
有许多偏瘫患者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尤其以焦虑、抑郁最为多见。因此,对患者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及心理支持,可以更有效地帮助患者树立恢复的信心,并积极参与到康复训练中,这对患者的康复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患者在接受心理康复治疗时,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支持等方法进行,以帮助患者及时调整心理状态,从而增强康复的信心。积极的心理状态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家人也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与支持,以共同应对康复路上面临的挑战。
六、药物治疗
偏瘫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药物治疗能发挥辅助作用,药物主要有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等类型,如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这些药物都对受损神经修复及功能修复有促进作用。
如果偏瘫患者还存在如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还需对这些基础病进行积极治疗,如高血压使用降压药物治疗等,以降低疾病发作的风险。但是药物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才能确保疗效的同时,保障安全。
以上就是偏瘫患者康复之路上的早期介入与持续治疗的主要方法,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如神经修复治疗、使用辅助工具进行康复训练的方法,但是不管何种方法,患者及家属都要对康复有耐心及信心,并密切关注治疗期间的病情变化,定期复查,才能促进身体尽早地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