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7日
第02版:02

青县蔬菜何以热销京津

说到青县蔬菜,有句话耳熟能详——“清晨青县棚中菜,中午京津盘中餐”。

作为京津市场的“菜篮子”,青县已经与北京新发地、天津王顶堤等20余家大型蔬菜批发市场的近100家客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去年,青县蔬菜产量158万吨,其中的120万吨销往了京津地区。

青县蔬菜热销京津,除了毗邻京津的地缘优势外,还有什么绝招?

9月12日,记者走进位于青县曹寺镇的航天未来现代农业园区。

曹寺镇有着“华北黄瓜第一乡”的美誉。航天未来现代农业园区,因为曾试种过“太空种子”而得名。园区负责人张树森告诉记者,在上一个收获季,园区一天最高时能销出31吨黄瓜。

销路不愁,是因为有上佳的品质。“早在2013年,我们就按照净菜标准向京津销售蔬菜了。”张树森说,这些年,他们不断优化更新黄瓜品种,种植过程中始终坚持绿色标准,就是为了能让客户吃出“小时候的味道”。

种菜,青县人的意识很超前。

1992年,青县就提出要种“无公害蔬菜”。青县农业农村局一级主任科员赵汝迪回忆,当时县政府号召农民使用有机肥,杜绝农药污染,清除垃圾和药袋,不用污染水浇地。但由于蔬菜市场没有细分,优质不能优价,农民并不买账。

让农民得利,是推行无公害生产的保证。1998年,青县制定了我省第一个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实现了质量和收益的双赢。“按照标准生产,不但产量能提高,还能降低成本。”赵汝迪介绍,原来蔬菜一个生长期需要浇十七八次水,按标准种植可少浇4次水,一亩地节约成本400多元。

收益这道坎一跨,农民种植热情高涨。2000年,青县蔬菜种植面积突破20万亩,产量超6亿公斤,一跃成为环京津菜篮子基地的“领头雁”。

2018年,青县羊角脆甜瓜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认定为河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2年,青县羊角脆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去年年底,青县羊角脆的种植面积已达4万亩,年产量36万吨,产值12.9亿元。目前,青县是全国最大的羊角脆生产基地。

青县蔬菜,不仅有好品质,还有特色。说到特色,青县清州镇的司马庄村不能不提。

记者走进该村的大司马现代农业园区。园区总经理李志彬说:“我们长年种着1000多种特色蔬菜,仅种过的黄瓜就有上百种。”

“独树一帜”是这里种菜的标准。牡丹甘蓝、拇指黄瓜、紫霞仙子萝卜、佛头花椰菜……光是这些菜名,就很“另类”。

刘继成是大司马现代农业园区的董事长。当初带领村民创建蔬菜基地时,他到外地一些蔬菜种植基地考察,看到有点特别的蔬菜,就会把种子买下来。

1998年,在北京小汤山特菜基地,刘继成买了一小袋彩椒种子,20粒,每粒2.95元。他算了一下,这种子按斤算,得上万元一斤。刘继成说,黄瓜白菜西红柿,谁都会种,他要种就种别人没有的。

几十种特色蔬菜,就这样在司马庄村扎下了根。

从2003年开始,司马庄村的特菜迎来快速发展期。如今,园区核心区占地面积达到1280亩,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蔬菜品种。

“我们会选取9到10种当季蔬菜,打包成礼盒,销往京津冀市场。这样的礼盒,一年可卖出50多万盒。”李志彬说。

品质好,自然卖得好。今年以来,青县依托3家“河北净菜”生产示范基地,大力拓展京津市场,巩固与20多家大型批发市场以及11家连锁超市的合作,与京东商城、北京村长家社区团购等达成产销协作。

目前,该县蔬菜种子企业有30多家,数量占全省的13.7%,累计研发、引进新品种235个。种业创新试验示范基地的建设,为当地蔬菜产业的创新发展增添了动力,也积攒了后劲。

李 巍 袁 铮(12月4日《河北日报》)

2024-12-07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48374.html 1 青县蔬菜何以热销京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