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0日
第02版:02

我市公布96处历史建筑

相关部门将做好保护活化利用文章,让历史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

本报讯(记者申萍)截至目前,我市公布96处历史建筑,主要历史建筑类型包括宅第民居、戏台祠堂、寺观塔幢、店铺作坊、牌坊影壁、军事建筑、宗教建筑、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等,涉及明清年间、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后等多个时期。其中,74处历史建筑已开展了活化利用。这是记者日前从市住建局、市城管局获悉的。

据介绍,此前,市住建局联合市城管局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历史建筑专项巡查,通过巡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积极探索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新途径。位于盐山县庆云镇政府北的明城墙残垣,是环渤海地区现存历史最为久远的夯土城墙,堪称研究古代夯土建筑的活化石,具有较大价值;吴桥县安陵镇莫场村的莫子镇故居,是吴桥县第一个党支部所在地,保存较为完整;坐落在任丘市于村乡东黄里村的红色小院,被沧州军分区评为“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村内党员每年都会在此重温党史,传承红色文化……这些历史建筑得到了活化利用。

下一步,我市将实施工作联动机制,做好保护工作。上级部门将对历史建筑组织定期、不定期检查与抽查,历史建筑主管部门要对检查中发现的破损标牌及时进行更新更换,完成历史建筑测绘、建档等系列工作。我市将采取政府引导、社会资本融入等方式,进行历史建筑的提升与修缮,坚持真实性与最小干预的原则,做到“修旧如旧”,确保历史建筑得到有效保护。我市还将结合实际开展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引进新功能新业态,如展览馆、主题书店、文创非遗、特色餐饮、精品民宿、文化体验等,让历史建筑的生命鲜活起来,赋予历史建筑新的价值与使命。市直相关部门与当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部门联合保护开发,打造文旅热线,形成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2024-12-10 相关部门将做好保护活化利用文章,让历史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48681.html 1 我市公布96处历史建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