镲声清亮,鼓点铿锵,笙、管、曲笛、云锣等乐声齐响,合奏声古朴酣畅。近日,任丘市梁召镇辛安庄村举办了一场非遗惠民演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辛安庄音乐会接连表演了多个经典曲目,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村里的老党员刘连义是音乐会演出团队的重要成员。除了积极参加村里的各项惠民演出活动,他每个月还坚持到梁召镇各中小学,利用自编教程教学生们演奏技巧,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我们村以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打造了辛安庄民间音乐会非遗传承场所,为传承和推广非遗文化提供了平台。”辛安庄村党支部书记李爱林说,近年来,村里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员成为非遗文化阵地建设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弘扬者,积极投身非遗进校园、非遗研学等活动,让非遗传承“多点开花”。
在辛中驿镇西王团村,今年78岁的老党员王合兵是沧州市级非遗惠伯口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如今,他仍常常利用周末时间义务教孩子们剪纸,培养了一批剪纸小达人。为让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村“两委”每年都拿出一定的资金支持相关项目,扶持相关人员,并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立了剪纸文化馆,帮助村民了解非遗背后的故事,让非遗技艺得以薪火相传。截至目前,惠伯口剪纸样式已达200多种。
出岸镇四村“古建青砖制作技艺”传承人王鹏飞开展非遗研学;梁召镇北丁坞村“五虎群哨子”传承人义务给村里的孩子们教授武术……截至目前,任丘市共有71个非遗保护项目,其中,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1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6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9项、县级非遗保护项目55项。
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遗,任丘市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鼓励党员学习和宣传传统文化,培养非遗人才,助力任丘非遗文化传承。此外,各村(社区)还依托党建活动场所建设非遗传播阵地,不断创新展演形式,借助节会活动组织非遗展演,让群众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本报记者 胡学敏 本报通讯员 尹 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