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沧州市新华实验中学七年级的学生们来到劳动实践基地,体验劳动的快乐,感受有耕耘才有收获的喜悦。
寓教于“劳”
自2022年9月全面投入使用后,沧州市新华实验中学始终积极探索并推进劳动实践课与思政课的有机结合和融会贯通。依托劳动实践基地,学生们分批次参与“田野思政课”。在基地里,孩子们割稻子、脱稻粒,一会儿又揉馒头……镰刀一上一下,机器一滚一合,手腕一揉一压,一招一式,做得有模有样。
学校安排生物教师带领学生们走进田间地头,在收割、采摘、劳作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中学生的劳动精神。
以知促行
今年夏天,在“水稻的一生”这节课上,指导教师将一粒米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老师告诉孩子们,水稻的拔节期就如同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期。
在劳动实践基地,学生们通过实践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老师还对运河文化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孩子们对大运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七年级(13)班的一名同学说:“我家虽然就住在运河边上,但是听了老师讲解之后,我才真正领略了运河的魅力。放假后我要去博物馆和图书馆,了解更多关于大运河的故事。”
“劳”“思”结合
新华实验中学注重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劳动意义,在平凡的劳动中感受不平凡。形式多样的实践课妙趣横生。孩子们亲手包饺子、做披萨、制作陶艺品、刻章、做书签……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锻炼身体、开发智慧、增长本领,为自己的成长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华实验中学通过一系列“行走在田野间的思政课”实践活动,提升中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意识,培树中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整合劳动教育资源,力争将“田野思政课”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