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时时”坚持改革精神,让创新成为时代主旋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思想理论创新引领改革实践创新”。这意味着,在新时代的每一个时刻,都应坚持改革精神,让创新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我们要始终保持对改革的热情和动力,不断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勇于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无论是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还是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抑或是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都需要以改革的精神去推动实践,以创新的思维去破解难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不断推动国家发展迈上新台阶。
“处处”体现改革理念,让公平正义成为社会共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因此,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更要关注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的改善。
改革要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让公平正义成为社会共识。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要通过改革打破资源垄断,优化资源配置,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服务。在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等公共领域,要通过改革加强监管和治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还要通过改革加强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事事”落实改革举措,让改革行动成为常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这些改革举措,需要以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地抓落实、一件一件地见成效。
要将改革任务分解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确保每一项改革举措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要建立健全改革的督促检查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还要加强改革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全社会对改革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改革的良好局面。
践行全面深化改革应“时时”坚持改革精神、“处处”体现改革理念、“事事”落实改革举措。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