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政绩观是为政之德、从政之道、施政之要。广大党员干部应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勇挑重担、苦干实干,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把准“政绩为谁而树”的根本立场,树牢为人民造福的政绩观。“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这里边包含“政绩为谁而树”的答案。政绩只有为人民而树,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党员干部必须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为党和人民干事创业上,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主动到矛盾复杂、问题繁多的地方,当好群众工作的“施工队长”,在工作中直面困难、迎难而上,深调细研、“把脉开方”,在坚持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中持续校准“政绩坐标”。
把准“树什么样的政绩”的根本要求,树牢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观。政绩观与发展观紧密相连。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自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坚定不移地用发展理念来看待政绩、创造政绩、衡量政绩,不贪一时之功、不为一事之誉、不计一时之成,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把准“靠什么树政绩”的根本路径,树牢工作中抓落实的政绩观。成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成绩、出真成绩。真抓实干、狠抓落实,既需要世界观,也需要方法论。要正确处理“实”与“虚”的关系,一切工作都要往实里做,出实招、求实效,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力戒形式主义、杜绝官僚主义。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在抓落实、破难题、惠民生、促发展上,在顶层设计框架下创造性作为,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科学作为,在守牢底线前提下积极作为,不求急功近利的“显绩”,多创造泽被后人的“潜绩”。坚持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在改革大势面前中流击水,在开放大潮中乘风破浪,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