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1日
第03版:03

她在商场开了一家书画馆

本报记者 张智超 摄影 殷 实

▲周凡整理绘画藏品 ▶周凡(前排左一)组织书画名家为环卫工人和公交车长赠画 ▼雨来轩书画馆举办名家书画展

“艺术应该被更多人看到。”为了这句话,周凡坚持了10年。

2014年,周凡在华北商厦新华路店经营起雨来轩书画馆。10年间,除了日常展出之外,她还先后办了97场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和50多场书画公益活动,让很多原本来商场只为购物、就餐的人们,有了更容易接触艺术的机会——

12月15日,华北商厦新华路店里人流如织。这天是星期日,直到晚上7点多,商场里依然有很多在餐厅门前等位的顾客。在这喧闹中,周凡的雨来轩书画馆自成一方天地。

书画馆的门敞开着,不时会有在餐厅等位的顾客走进来。他们静静地欣赏着馆内的名家作品,留下几句赞叹后,便走了出去。

54岁的周凡是雨来轩书画馆馆长,她在华北商厦新华路店经营这家不赚钱的书画馆已经10年了。

艺术应该被更多人看到

周凡出生在书香家庭,家中几代人喜好书画,尤其是她的父亲。在周凡的儿时记忆里,每年从腊月初八到腊月二十九,周围好几个村子的村民会来家里,请她父亲写春联。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周凡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书画。长大后,她对书画的喜好程度丝毫未减,不仅收藏了不少名家作品,还经常到外地参观书画展览。

周凡记得特别清楚,2012年,她在香港出差时看到一家开在商场里的艺术馆。这一发现让她既吃惊又欣喜。

她吃惊的是,商场里竟然会有艺术馆!在她以往的认知里,商场是销售商品的地方,与艺术馆的气质并不相符。而她欣喜的是,商场与艺术馆的结合实现了双赢,商场为艺术馆带来了稳定的客流,而艺术馆的出现也提升了商场的格调,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元的体验。

周凡一直梦想着创办一家书画艺术馆,与更多人一同感受艺术的魅力,而这次发现让她决定将梦想变成现实。

从香港回来后,周凡便着手在沧州市区寻找合适的场地。

当时,市郊有一处近200平方米的废弃厂房待租,年租金仅需一两万元。周凡只需对厂房稍加改造,就能把这里打造成与北京798艺术区风格类似的地方。

面积合适,租金不高,又有成功的装修、经营案例可供借鉴,可周凡却迟迟没有下定决心将书画馆开在这里——她创办书画馆的目的并非只是找一个展示藏品的场所,而是觉得艺术应该被更多人看到。

权衡再三,周凡最终还是将书画馆开在了商场里,即便商场的租金是市郊那处废弃厂房的好几倍。在周凡心里,艺术是高雅的,但也应该是接地气的,她真正想做的是向大众普及书画艺术。

从不被认可到声名远扬

10年间,雨来轩书画馆举办了97场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在艺术圈积攒了不小的名气。周凡每次到外地参加书画活动,只要提起“雨来轩”,圈内很多人都知道,还有不少沧州本地或是外地的书画艺术家想来书画馆办个展。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雨来轩书画馆开业之初,并非所有人都认同这种将书画馆开在商场里的模式。

当初筹备第一场书画展时,周凡向很多书画名家送去了请帖。“绝大多数老师是支持我的,但也有老师觉得商场的氛围与艺术展不搭,担心我们并不是真心实意地推广书画艺术,说什么也不愿意到场。”周凡说。

其实这个问题,周凡之前就考虑过。“把书画馆开在商场里,更便于普通大众接触艺术,哪怕人们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一看,也能提升艺术认知。”她坚信,艺术氛围与艺术市场都是可以培养的,只是需要长期坚持。

周凡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书信,又带上了她在各地考察时收集的资料,再次登门邀请老师们。

首场书画展举办当天,来了很多观展的市民,周凡邀请的书画名家也尽数到场,其中就包括那些起初并不认同她的人们。

那天,直到晚上10点,参观的人们才渐渐离去。回到家,周凡兴奋地睡不着觉,她查了查书画馆里的监控数据,当天到馆参观的有近两千人次。

不是生意的生意

这些年,雨来轩书画馆在圈内获得不少赞誉,但和周围那些经常需要排队等位的餐厅相比,雨来轩书画馆的人气多少还是弱了些。尤其是2020年到2022年那段时间,书画馆甚至到了要靠借钱才能经营下去的地步。朋友们纷纷劝周凡赶紧止损,也有人三番五次找到她,想把书画馆改成餐厅,但都被周凡拒绝了。

周凡说,她开书画馆的目的本来就不是赚钱。在采访中,她不止一次以鲁迅笔下的“阿Q”自比——有时候,她也会羡慕商场里那些餐厅的经营者,忍不住问自己:“同样是开店做买卖,瞧瞧人家!”可一转头她就变了主意。“别人赚钱是一种幸福,而我每天和书画待在一起,是享受另一种幸福。”周凡说。

在经营书画馆的过程中,周凡感受着幸福,也在传递着幸福。

这些年,她策划举办了50多场书画公益活动,为“沧州好人”典型代表、医护工作者、环卫工人、军人军嫂等人群赠送名家书画作品近千幅。

今年上半年,雨来轩书画馆被沧州市文联评为沧州市文艺创作基地,周凡高兴地流下了眼泪。“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沧州旅游。我希望沧州吸引游客的不只有火锅鸡,还有像‘雨来轩’这样的文化场所。”周凡说。

没有顾客的时候,周凡喜欢在书画馆里弹古琴。看到有人进来,她不会上前推销,直到对方在某一幅作品前驻足,她才会过去介绍,讲绘画技法、讲作者在创作时的心境……哪怕对方只是进来看看,她也觉得非常开心。

“艺术应该被更多人看到。”周凡一直为此努力着。

2024-12-21 本报记者 张智超 摄影 殷 实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50381.html 1 她在商场开了一家书画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