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3日
第04版:04

开启“绿色通道” “近”享优质医疗资源

——沧州市中心医院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侧记

郭云静

“这头疼的老毛病都让我焦虑了,多亏中心医院的帮助,我才能在咱沧州见到北京的专家,一次就找到了‘病根儿’,太感谢了!”上周末,在沧州市中心医院开设的北京协和专家门诊,正在问诊的王女士眼中满是激动和开心。

5月11日,在沧州市中心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医联体对接合作签约现场,王女士经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董爱勤引荐,第一次见到协和医院专家关鸿志教授。经关教授分析,初步诊断她患有一种神经免疫罕见病。随后,在医务人员帮助下,王女士完成网上注册、挂号,并赴京就医。经过规范治疗,王女士基本摆脱了困扰多年的头痛,人也精神很多。

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如今的中心医院,带给患者的不仅是一家医院的优质医疗,更有来自京津地区的先进医疗资源。“我们的原则是患者不动医生动,我们赴京津学习先进技术,京津知名医院专家来这里坐诊或者远程会诊,为狮城百姓解除病痛;有需要时,我们会安排‘绿色通道’帮患者到京津大医院就诊或转诊,力争不耽误患者一分钟”。市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勇说道。

医疗协同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在提升整体医疗水平、保障群众生命健康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0年来,沧州市中心医院邀请2000余名京津冀名医来沧坐诊或手术;组织线上线下学术交流1000余次;在专家指导下完成科研成果200余项,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

今年,中心医院京津冀协同发展再放异彩,成功与北京协和医院完成签约,“蝶变”路上交出又一份亮眼“答卷”。

携手协和专家教授为中心医院赋能

今年7月,市区刘女士因肢体麻木、瘫痪入住中心医院神经科,尝试多种治疗方式症状仍未缓解。随后,科室借助该院与北京协和医院建立的远程医学会诊中心,申请到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崔丽英教授的远程会诊,确定了最佳诊治方案,刘女士开始了康复之路。刘女士是幸运的,她是中心医院与协和医院远程会诊技术获益第一人。在她之后,很多人因此技术治好了多年“顽疾”。

2023年6月,中心医院开始了漫长又坚定的与协和医院“合作”之路。“我们能和协和医院合作,源于医院党委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识深刻。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沧州2024年‘三件大事’之一,所以我们一直在积极落实推进。去年6月去秦皇岛参会,协和医院领导在讲课时表示有意与京津周边的一家医院合作,探索打造分级诊疗体系新范式,我们听了很振奋,意识到机会宝贵。北京协和医院是享誉世界的医学翘楚,更是全国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心目中的圣殿,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将是造福我市百姓的大好事。我们暗下决心,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争取合作。”李勇说。

最初几次拜访效果并未达到预期,中心医院领导没有灰心,从自身找问题、想办法,不断优化合作方案。“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向协和医院表达了合作意向,但是由于协和医院对我们医院不了解,部门领导又都很忙,几次拜访后并未达到预期。我们没有放弃,党委书记、院长又多次到协和拜访。去年10月18日,市领导更是亲自带队赴京,洽谈合作,表达了市委、市政府对合作的重视和支持。”就这样,协和医院终于看到了我们希望合作的强烈意愿,愿意加深了解。“今年3月起,协和医院朱以诚教授、杜斌副院长、杨敦干书记先后来到中心医院实地考察,通过多次的接触和了解,被我们的真诚、实干打动,同意合作,并且是由帮扶指导改为指导共建。知道结果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是激动到落泪了。”医院党委书记高广明说道。

在这次和协和医院结缘的过程中,中心医院党委加强党建引领,成立协和对接工作专班,由党委书记和院长任组长,院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由京津冀对接办公室和相关职能科室任成员。从5月份开始,医院党委坚持把“与协和医院对接合作推进情况”作为常规第二议题,每周一议,保证了合作事项的推动落实。10月2日,协和医院张抒扬院长来沧调研后,医院党委更是在全院启动了“向永远的榜样协和医院学习”思想大讨论活动,全院115个党支部充分讨论,从改进医疗流程、提升诊疗效果、增强医患沟通等细微之处着手,探寻提升医院整体品质与服务效能的有效路径,助力医院向更高质量、更具影响力的目标迈进。

从开始知道北京协和医院有合作想法再到对接成功,几百个日日夜夜,专班工作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极高的专业精神和敬业态度。他们的专注和坚持保证了合作的顺利进行。“我们经常是早上坐第一班高铁去北京,晚上再坐高铁回沧州,凭着这股信念和毅力,在往返北京几十次后,终于打动了对方。”一直参与对接的医院规划发展部主任张庚告诉笔者。

今年以来,中心医院赴京与协和医院探讨合作事宜38次,协和医院也来沧11次进行调研、参会。5月11日,协和医院与该院签订《神经内科医疗联合体(研究型)建设协议书》;7月24日签署《北京协和医院沧州市中心医院帮扶共建(框架)协议》;8月10日举行神经内科医联体签约大会,共同启动神经疾病临床研究基金项目;10月2日,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来沧,与中心医院签署指导共建(框架)协议……一系列合作意向,是市中心医院与协和医院携手的一个个里程碑,也成为该院在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中的一个典型。

合作名院不出“家门”挂上京津冀专家号

近日,患者刘明登录“沧州市中心医院”微信公众号,在“骨科名院名医”专栏里,成功预约到天津医院手显微外科主任医师李瑞华的专家号。刘明只需到中心医院的京津冀专家门诊,就可以接受李瑞华的诊治。“以前预约天津医院的专家号,需要排很长时间,约到了还要坐车去天津,成本高。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在‘家门口’接受京津大医院名医的治疗,实在太方便了”刘明说。

3月10日起,中心医院每周日都会邀请来自北医三院、天津医院等名院的骨科专家前来坐诊。“为了给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我院坚持引进人才,也充分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与京津冀多所名院共享专家资源,为狮城百姓谋福利。”李勇说。

随着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沧州患者停下了异地就医的脚步,因为在沧州就能得到京津冀专家“上门服务”。这方面,患者丁江深有体会。

在门诊,丁江告诉笔者,他患有严重的冠心病,需要接受冠脉搭桥手术。“听说北京安贞医院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专业医院,我和家人慕名前往。谁知挂了专家号,安贞医院的专家伯平建议我回沧州中心医院治疗,当时我心里就犯起了嘀咕。伯教授告诉我,‘放心,我们和中心医院有合作机制,到时我可以到沧州为您手术’。”伯平的话,让丁江一家人吃了定心丸。“回来以后,各项花销都降了下来,花在沧州看病的钱,享受了北京的专家医疗服务,真的很划算。”痊愈后,丁江来中心医院复查,他的话说出了众多狮城患者的心声。

近几年,为了更好服务沧州百姓、促进京津冀医疗资源共享,沧州市中心医院已经与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安贞医院、首都儿研所附属儿童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天津肿瘤医院等多家京津知名医院签订全面对接协议;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等省内一流强院签订远程会诊协议;与北京协和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等签订专科对接协议;加入中国创伤联盟、天坛神经系统疾病专科联盟、中国出血中心联盟、中国肺癌防治联盟等多个国家级专科联盟,把优质的医疗资源“引”至沧州。

“接诊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疑难杂症、罕见病。和京津冀医疗资源的深度对接,为医院建立起广阔的联系网,遇到疑难及罕见病例,医院能借助京津冀名院名医的力量,帮助患者渡过难关。”医院副院长王光亚说。

而对于一些无需线下面对面诊疗的情况,沧州市中心医院通过邀请专家远程会诊的方式,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这种方式,进一步缩短了患者等待京津冀专家诊疗的时长,让诊疗服务更加高效。

2024-12-23 ——沧州市中心医院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侧记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50576.html 1 开启“绿色通道” “近”享优质医疗资源 /enpproperty-->